[发明专利]一种磁性隧道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8652.5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8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润伟;杨智唤;詹清峰;朱小健;刘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43/12 | 分类号: | H01L43/12;B82Y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性隧道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基于由第一磁性电极、非磁层以及第二磁性电极构成的“三明治”结构单元,采用在第一磁性电极与第二磁性电极两端施加电压的方式,使第二磁性电极中的磁性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形成离子进入非磁层向第一磁性电极方向移动,形成导电通道,通过控制施加电压的大小,使该导电通道到第一磁性电极的距离足够近,从而形成磁性隧道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与微加工工艺兼容,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 隧道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磁性隧道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三明治”结构单元的准备采用“三明治”的结构单元,该结构单元由第一磁性电极(2)、第二磁性电极(4),以及位于第一磁性电极(2)与第二磁性电极(4)之间、并且与第一磁性电极(2)与第二磁性电极(4)相接触的非磁层(3)组成;所述的第一磁性电极(2)由磁性导电性材料构成;所述的第二磁性电极(4)由磁性导电性材料构成;所述的非磁层(3)由绝缘性介质或半导体材料构成;所述的“三明治”结构单元无隧道磁电阻效应产生;步骤2、磁性隧道结的制备设定最大限制电流值为临界电流值,在步骤1所述的第一磁性电极(2)与第二磁性电极(4)两端施加电压,在电场驱动下第二磁性电极(4)中的磁性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形成带电离子向第一磁性电极(2)方向移动,从而在非磁层(3)内形成导电通道;逐渐增加电压,导电通道与第一磁性电极(2)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第一磁性电极(2)与第二磁性电极(4)两端的电流逐渐增加;当电流值达到临界电流值附近时,导电通道、第一磁性电极(2),以及导电通道与第一磁性电极(2)之间的非磁层(3)构成磁性隧道结,产生隧道磁电阻效应;所述的临界电流值的测定过程为:在步骤1所述的第一磁性电极(2)与第二磁性电极(4)两端施加电压并逐渐增加电压值,电流随之逐渐增加,当施加电压增大至某电压值时,电流值跳变上升至某电流值,该电压值即为临界电压值,该电流值即为临界电流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4865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充电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用于有机压感胶的离型膜的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