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浪花飞溅区腐蚀电化学行为的研究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8579.X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2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余秀明;黄彦良;善亦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7/02 | 分类号: | G01N17/02;G01B7/0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周秀梅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浪花飞溅区腐蚀电化学行为的研究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导轨支架、第二导轨支架、XY轴移动平台、位移传感器、绝缘圆筒、高精度数显仪表、多通道数据记录仪、铂丝探针、工作电极、T型电极负载台、底面平台和容器;本发明利用多通道数据记录仪同时记录位移的变化与铂丝探针分别接触液膜和工作电极时突变的电压,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改变工作电极与液面的相对位置来调节薄层液膜的厚度,使得能够连续调节薄层液膜厚度,从而对在浪花飞溅区腐蚀电化学行为研究过程的薄层液膜下的腐蚀行为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手段;操作简单,精度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浪花 飞溅 腐蚀 电化学 行为 研究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浪花飞溅区腐蚀电化学行为的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XY轴移动平台(9)置于底面平台上,XY轴移动平台(9)上放置容器(6),容器(6)内的底部放置T型电极负载台(7)的负载台底面,T型电极负载台(7)的负载台底面上放置工作电极(5);XY轴移动平台(9)的一侧垂直固定有第一导轨支架(11);第一导轨支架(11)的上部贯穿固定于第一条形铁板平台(13);第一条形铁板平台(13)还有两个圆孔,分别供位移传感器(1)和绝缘圆筒(2)穿过并加以固定;位移传感器(1)下端探针接触XY轴移动平台(9),上端通过导线连接高精度数显仪表;高精度数显仪表还连接多通道数据记录仪;绝缘圆筒(2)下端固定铂丝探针(4);铂丝探针(4)的一端突出于绝缘圆筒(2)的下端,位于工作电极(5)正上方,铂丝探针(4)的另一端通过从绝缘圆筒(2)上方引出的导线连接电源;XY轴移动平台(9)的另一侧垂直固定有第二导轨支架(12);第二导轨支架(12)的上部贯穿固定于第二条形铁板平台(14);第二条形铁板平台(14)的另一个孔贯穿固定T型电极负载台(7)的导轨;T型电极负载台(7)的负载台底面置于容器(6)内底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5857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