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型节流制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9986.0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2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公茂琼;闫彪;吴剑峰;王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5B23/00 | 分类号: | F25B23/00;F25B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杨青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微型节流制冷器,其由上、下盖板、换热芯体和冷端封头组成:换热芯体的平板基底两面固定上、下肋片;上、下肋片在长度方向开有间隔分布的垂直于平板基底长侧边的槽道;上肋片位于上盖板的下凹槽内;下肋片位于下盖板的上凹槽内;上盖板一端顶部有通孔及进气口,另一端不封闭设节流孔;下盖板一端顶部有通孔及出气口,另一端有节流孔;上、下盖板及换热芯体构成节流制冷主体;冷端封头套装于节流制冷主体有节流孔一端;上盖板和上肋片之间构成低压流道;下盖板和下肋片之间构成高压流道;高温高压流体从进气口进入高压流道,经过节流孔后成低温低压流体进入低压流道,最后从出气口流出;具比表面积大、换热效率高、承受高压运行及易规模化。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节流 制冷 | ||
【主权项】:
一种微型节流制冷器,其特征在于,由上盖板(1)、下盖板(5)、两个上下叠摞的上换热芯体和下换热芯体、框式高压流道侧壁(3)、冷端封头(6)及热端封头(7)组成:所述上盖板(1)为长度方向上带有下凹槽的槽式盖板;所述下盖板(5)为长度方向上带有上凹槽的槽式盖板;所述上换热芯体和下换热芯体均由一长条状平板基底和分别垂向固定于所述长条状平板基底上表面的上肋片和下表面下肋片组成;所述上肋片和下肋片为高度相同间距均匀分布的片状肋片或者针状肋片;所述片状肋片平行于所述平板基底长侧边;所述上肋片和下肋片在长度方向开有间隔分布的垂直于所述平板基底长侧边的槽道8,槽道宽0.2~0.5mm;所述上换热芯体的下肋片与所述下换热芯体的上肋片相对放置而叠摞成上下叠摞的整体式换热芯体;所述框式高压流道侧壁(3)为一框结构,其将所述上下叠摞的整体式换热芯体框套于其框内;所述上换热芯体的上肋片位于所述上盖板(1)的下凹槽内;所述下换热芯体的下肋片位于所述下盖板(5)的下凹槽内;所述上盖板(1)、下盖板(5)及框装于框式高压流道侧壁(3)内的整体式换热芯体构成节流制冷器主体;所述冷端封头(6)套装于所述节流制冷器主体的一端;所述热端封头(7)套装于所述节流制冷器主体的另一端;所述热端封头(7)上端面及外侧面分别开有小孔;外侧面上小孔上装有高压流体进气管;所述框式高压流道侧壁(3)、上换热芯体的下肋片和下换热芯体的上肋片之间间隙共同构成高压流道(A);所述上盖板(1)、下盖板(5)、上换热芯体的上肋片和下换热芯体的下肋片之间间隙共同构成第一低压流道(B1)和第二低压流道(B2);框式高压流道侧壁(3)一端开有一进气孔,另一端开一节流孔(C);热端封头(7)上开有一进气口(Q1)和一出气口(Q2);所述高压流道(A)、第一低压流道(B1)和第二低压流道(B2)入口端的槽道8相对其它槽道密集,所述高压流道(A)、第一低压流道(B1)和第二低压流道(B2)入口端的槽道间距为3~5mm,以保证流体进入流道后均匀分布;高温高压流体从进气口(Q1)进入高压流道(A),经过节流孔(C)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流体,再分别进入第一低压流道(B1)和第二低压流道(B2),最后从出气口(Q2)流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6998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芯的干燥方法
- 下一篇:空调室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