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高温高压灰颗粒的排灰装置及其排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0895.9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5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向文国;王祥;段钰锋;陈晓平;赵长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J3/56 | 分类号: | C10J3/56;C10J3/84;C10J3/86 |
代理公司: | 江苏永衡昭辉律师事务所 32250 | 代理人: | 王剑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高温高压灰颗粒的排灰装置,包括压力罐、变压罐、储灰仓、旋风分离器、U型返料阀、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压力罐设有进料口,压力罐的内腔中设有换热盘管,压力罐的下部设有布风板,旋风分离器与压力罐连通,旋风分离器与U型返料阀的入料端口连通,U型返料阀的出料端口与压力罐连通;压力罐的底端与变压罐的顶端连接,变压罐的底端与储灰仓的顶端连接;第一管路设有多级减压阀;第三管路设有变压罐放气阀,第四管路设有变压罐充气阀,第五管路设有储灰仓充气阀。该排灰装置可有效降低灰颗粒的温度和压力。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该排灰装置的排灰方法,该方法易操作,且安全可靠。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高温 高压 颗粒 装置 及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针对高温高压灰颗粒的排灰装置,其特点在于,该排灰装置包括压力罐(3)、变压罐(10)、储灰仓(15)、旋风分离器(17)、U型返料阀(18)、第一管路(16)、第二管路(21)、第三管路(22)、第四管路(9)和第五管路(14),压力罐(3)的上部设有进料口(1),压力罐(3)的内腔中设有换热盘管(4),换热盘管(4)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压力罐(3)的外侧,压力罐(3)的下部设有布风板(5),旋风分离器(17)和U型返料阀(18)位于压力罐(3)的外部,且旋风分离器(17)通过管道与压力罐(3)的顶部连通,旋风分离器(17)的底部与U型返料阀(18)的入料端口连通,U型返料阀(18)的出料端口与压力罐(3)连通;压力罐(3)的底端通过第一下料阀(6)和第二下料阀(7)与变压罐(10)的顶端连接,变压罐(10)的底端通过第一出料阀(11)和第二出料阀(12)与储灰仓(15)的顶端连接; 第一管路(16)的顶部进气口与旋风分离器(17)连通,第一管路(16)中部设有多级减压阀(19),第一管路(16)下部通过第三出料阀(26)和第四出料阀(27)与储灰仓(15)的底端连接;第二管路(21)的顶端与压力罐(3)连通,第二管路(21)的底端与储灰仓(15)连通,第三管路(22)的一端与变压罐(10)连通,第三管路(22)的另一端与第一管路(16)连通,并且第三管路(22)中部与第二管路(21)通过交汇口(23)连通,第三管路(22)上设有变压罐放气阀(24),该变压罐放气阀(24)位于第二管路(21)和第一管路(16)之间;第二管路(21)上设有第一平衡阀(20)和第二平衡阀(25),第一平衡阀(20)位于交汇口(23)和第二管路(21)顶端之间,第二平衡阀(25)位于交汇口(23)和第二管路(21)底端之间;多级减压阀(19)位于第一管路(16)顶部和第三管路(22)之间;第四管路(9)的一端与变压罐(10)连通,且第四管路(9)上设有变压罐充气阀(8);第五管路(14)的一端与储灰仓(15)连通,且第五管路(14)上设有储灰仓充气阀(1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7089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