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处理1,4-丁二醇生产废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6235.1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3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郑陈华;魏宏斌;陈良才;操启顺;贾志宇;曾敏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陈龙梅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处理1,4-丁二醇生产废水的方法。先用物化预处理得到预优化废水,再经上流式厌氧反应器和好氧复合生化反应池提高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进一步降低废水COD浓度,经二沉池实现泥水分离后依次进入混凝反应沉淀池和生物滤池,进行深度处理,通过混凝反应及沉淀去除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及胶体等物质,以及通过生物滤池的吸附和生物降解协同作用使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要求。本发明不仅对1,4-丁二醇生产废水中的COD去除效果稳定,而且能有效抵抗剧烈水质冲击,并具有系统启动快等特点。本发明亦可应用于和1,4-丁二醇生产废水水质相近的其它高浓度有毒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处理 丁二醇 生产 废水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组合式处理1,4‑丁二醇生产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物化预处理A,混合酸的制备,量取乙酸:盐酸=3:7~5:5体积比,混匀得到混合酸,备用;B,废水水质预优化,在待处理的1,4‑丁二醇生产废水中投放混合酸,混合酸的投放量是以废水中pH值为8~9为准;接着,在每升1,4‑丁二醇生产废水中投放50~100mg的铁系混凝剂和2~5mg聚丙烯酰胺,搅拌,混凝反应经沉淀或气浮,得到预优化废水;第二步,生化处理A,先对包括由进水配水区、污泥反应区、沉淀区、上层固液分离器和出水槽组成的上流式厌氧反应器的上层固液分离器进行改造成为由上、中、下三层重叠的高度相同的三角形分离罩组成,分离罩斜面坡度为55°,高为0.2m,上层和中层分离罩之间污泥回流缝宽度为0.25m,中层和下层分离罩之间污泥回流缝宽度为0.20m,回流缝水流流速小于2m/h,保证了良好的固液分离效果;B,先向预优化废水中投放混合酸,混合酸的投放量是以预优化废水中pH值为5.5~7.5为准;接着,将预优化废水从上流式厌氧反应器的底部的进水配水区进入,经上层固液分离器后进入沉淀区,由出水槽排出,污泥由回流缝回流至污泥反应区,为防止底部进水配水管堵塞、厌氧污泥沉积和上部污泥流失,控制上流式厌氧反应器上升流速分别为0.5~1.0m/h和0.10~0.5m/h两种,并按照0.5~1.0m/h上升流速运行1~4小时;然后在0.10~0.5m/h上升流速下运行6~24小时,如此往复交替运行7~28小时后,经上流式厌氧反应器处理后的出水BOD/COD达到0.3以上,其可生物降解性大大提高后进入好氧复合生化反应池;C,先向包括反应池主体、曝气器管路系统组成的好氧复合生化反应池内投加悬浮聚乙烯球型填料,并使悬浮聚乙烯球型填料上附着浓度大于3.0g/L的好氧菌生物膜微生物,同时好氧复合生化反应池后设二沉池,构建好氧污泥回流系统,二沉池采用辐流式沉淀池,水力负荷为0.3~0.8m3/(m2·h),并使悬浮活性 污泥和填料上附着的好氧菌生物膜微生物共存于好氧复合生化反应池中,悬浮活性污泥微生物浓度大于3.0g/L,总微生物浓度大于6.0g/L;接着,控制好氧复合生化反应池曝气强度达到(2~6m3空气)/(h·m3水),好氧复合生化反应池中溶解氧为2~4mg/L,温度为15~30℃,加入第一步的混合酸使pH为6.5~8.5,二沉池污泥回流比为1:1~1.5:1,废水在好氧复合生化反应池中水力停留36~48小时,然后经二沉池实现泥水分离后依次进入混凝反应沉淀池和生物滤池,进行深度处理;第三步,深度处理A、混凝反应沉淀池由混凝反应、斜管沉淀两个功能区组成,向该混凝反应沉淀池中投加铝系混凝剂,铝系混凝剂投加量为100~200mg/L每升废水,并投加粉末活性炭10~50mg/L,铝系混凝剂和粉末活性炭投加后,形成的絮体颗粒快速沉降,并提高了絮体生成过程中对废水中带色度基团有机物的吸附能力,最后斜管沉淀强化了沉淀,快速固液分离的沉淀污泥回流至混凝反应区,废水进入生物滤池;B、生物滤池由上而下依次设置上布水装置、活性炭层、承托层,承托层内自上而下设有布气装置和下布水装置,其结构及反冲洗方式见中国专利200910050035.5,生物滤池利用具有大比表面积及发达孔隙结构的活性炭对水中有机物及溶解氧具有强大的吸附特性,同时将其作为载体集聚、繁殖微生物,经生物滤池处理后的出水中COD、色度、醇和铜离子等的去除率为87.50~100.00%,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要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7623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声控热水器
- 下一篇:油田井组集油管线橇装自动电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