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毛羊毛囊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8143.7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5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婷婷;杨博辉;郭健;牛春娥;岳耀敬;刘建斌;孙晓萍;冯瑞林;郎侠;李范文;王天翔;李桂英;张世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5/07 | 分类号: | C12N5/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毛羊毛囊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首先利用中性蛋白酶分离毛囊的表皮部分和真皮部分,先利用I型胶原酶分离皮肤表、真皮层后拨出毛囊,再对毛囊进行胰蛋白酶消化处理,随即将毛囊培养于含有表皮生长因子、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氢化可的松和10%FBS的DMEM/F12培养液中,置5%CO2的37℃饱和湿度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当培养板中的毛囊迁移出大量细胞时,换为含EGF、IGF-I和氢化可的松的无血清角质细胞培养液中启动原代培养。待原代毛囊干细胞生长至汇合时,进行传代,将稳定生长至3~5代的细胞更换含EGF、IGF-I、氢化可的松和2%FBS的DMEM/F12培养液中培养,以利于毛囊干细胞在体外长期传代培养。采用该方法本细胞系已经稳定传至5代以上,其生长分裂状态良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毛羊 毛囊 干细胞 分离 培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细毛羊毛囊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活体采集皮肤样品:无菌操作切取细毛羊耳部皮肤0.5cm×0.5cm大小的含完整毛囊的皮肤组织样品,将样品用碘酒消毒,浓度为75%酒精消毒2次,再用生理盐水反复清洗,然后用含有青霉素‑链霉素的D‑Hank’s平衡盐溶液快速冲洗3~5次,迅速将样品放入无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中,于冰盒内带回实验室,在12h内进行分离培养;(2)在玻璃培养皿中,将软骨与皮肤剥离,在体式显微镜下用解剖针固定皮肤,在不损伤毛囊的前提下将毛囊周围组织尽量剔除,将皮肤标品在无菌条件下用眼科剪剪成小条,加入2.4U/mL的I型胶原酶,4℃消化12h后,终止消化,用眼科镊夹住毛囊远端从脂肪端拉出,收集形态完好且处于生长期的毛囊,分别在皮脂腺的下方和竖毛肌的上方横切获得中间毛囊隆突区;(3)分离获得毛囊隆突区后,再置于0.25%胰酶中37℃消化30min,终止反应,1200r/min离心收集细胞后接种于100μg/mL的IV型胶原包被的培养皿中,30min后吸出上层未贴附的角质形成细胞和毛囊真皮成纤维细胞;(4)将培养皿中添加10ng/ml表皮生长因子、10ng/ml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0.5μg/ml氢化可的松的DMEM/F12工作培养液,置于37℃,饱和湿度,5%CO2培养箱中培养;(5)当毛囊干细胞生长至会合状态后,进行传代培养,首先弃掉旧培养液,D‑Hank’s液冲洗细胞一次,加入1ml浓度为0.25%的胰蛋白酶浸润细胞数秒,弃去后,再加入4ml浓度为0.25%的胰蛋白酶,常温下消化处理5min,加入含10ng/ml EGF、10ng/mlIGF‑I、0.5μg/ml氢化可的松和2%FBS的DMEM/F12维持培养液,置于37℃,饱和湿度,5%CO2培养箱中培养;(6)选择对数生长期细胞,利用传代培养的方法制成细胞悬液,然后加入含10%DMSO和30%FBS的DMEM/F12冻存培养液并分装入无菌冻存管中,封口,标记;将冻存管依次置于4℃1h,‑20℃1h,‑70℃12h,最后移入液氮中长期保存细胞;复苏细胞时,用40℃温水快速解冻细胞,按5×105个/ml的细胞密度接种于培养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7814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向柱塞泵回程机构
- 下一篇:碟式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