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长距离轨道线路智能视频监控的入侵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1079.8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0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浩;李伟红;付仕清;仲建华;龚卫国;杨利平;胡舟;陈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3/196 | 分类号: | G08B13/196;H04N7/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长距离轨道线路智能视频监控的入侵检测方法,属于视频监控领域。本发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初始化:通过透视建模与背景学习两个并行的步骤,获得轨道线路的不同位置在视频帧中所对应的透视缩放因子和相对稳定的监控视场背景图像。若已通过初始化得到透视缩放因子和监控视场背景图像,则无需重复初始化。(2)入侵检测:包括检测报警和背景更新两个并行的步骤,其中检测报警由前景检测、形态修正、透视还原、阈值判定四个子步骤组成。透视还原可将轨道线路上不同位置闯入的运动目标还原至统一的尺度,从而消除透视现象的影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去除透视现象的影响,使出现在轨道线路不同位置的运动目标均服从统一的阈值范围约束,极大地减少透视现象导致的误报警、漏报警,实现对长距离轨道线路的有效防护。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长距离 轨道 线路 智能 视频 监控 入侵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应用于长距离轨道线路智能视频监控的入侵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初始化:通过透视建模与背景学习两个并行的步骤,获得轨道线路的不同位置在视频帧中所对应的透视缩放因子和相对稳定的监控视场背景图像;若已通过初始化得到透视缩放因子和监控视场背景图像,则无需重复初始化;(2)入侵检测:包括检测报警和背景更新两个并行的步骤,其中检测报警由前景检测、形态修正、透视还原、阈值判定四个子步骤组成;透视还原可将轨道线路上不同位置闯入的运动目标还原至统一的尺度,从而消除透视现象的影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8107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移动通信装置的伸缩天线
- 下一篇:一种减水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