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网节点部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8496.5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0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田立勤;张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W16/22 | 分类号: | H04W16/22;H04W40/10;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关畅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联网节点部署方法,其步骤包括:建立起一正方形基本监测区域模型;计算基本监测区域模型的面积并与实际需要监测的面积做比较;构建新的正方形基本监测区域模型并计算出面积,确定与实际需要监测区域面积的倍数关系;确定总传感器节点个数、对角线上两个相邻传感器节点间距离、拓扑层次数、簇首节点个数和实际要监测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实际选择和布设监测区域,选择能代表整体地势形态的拓扑结构;配置整个监测区域动静态相结合的路由机制;待需要拓展监测区域时,对监测区域进行组合或在已有的监测区域的最外层添加若干周的基本监测区域。本发明可以广泛用于大规模物联网的节点分布。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节点 部署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物联网节点部署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监测数据取样均匀和数据传输节能的需求,建立均匀分簇的正方形基本监测区域模型; 2)根据传感器节点间的最大传输半径D,计算步骤1)中所建立的基本监测区域模型的面积sbase1,并将其与实际监测区域的面积sreality作比较,若sbase1≥sreality,通过缩小基本监测区域模型的各相邻两传感器节点间的距离,使sbase1=sreality,此时实际监测区域所需部署的传感器节点个数信息和拓扑层次信息为一个基本监测区域模型的信息,根据基本监测区域模型信息,完成实际监测区域的部署; 若sbase1<sreality,则进入步骤3); 3)当实际监测区域需要部署的基本监测区域模型的个数大于1时,缩小基本监测区域中每行/每列两个相邻传感器节点的距离,建立新的基本监测区域模型; 4)计算新的基本监测区域模型的面积sbase2,根据实际监测区域的面积sreality得到所需部署的新的基本监测区域模型个数n; 5)确定每行/每列所需的新的基本监测区域模型个数nBA,进而确定总的传感器节点个数nsum‑node和每行/每列需要的传感器节点个数nnode; 6)确定实际监测区域模型所需要的拓扑层次数nlayer; 7)确定实际监测区域中每行/每列需要的簇首节点数nhead和总关键节点数nsum‑key,总关键节点数包括簇首节点和协调器节点; 8)确定拓扑层次数nlayer与每行/每列节点数nnode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实际监测区域的面积sreality和传感器的最大传输半径D确定需要的拓扑结构的层数; 9)根据部署实际监测区域需要的传感器节点个数、拓扑层次数、簇首节点个数和总关键节点数,采用若干新的基本监测区域模型完成实际监测区域的部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科技学院,未经华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8849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堆积电路连接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可水冷却降温的多级鼓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