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电场中电池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93608.6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8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兴;袁志昌;郭海峰;陆超;张百华;徐罕晨;周劲松;陈满;李勇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调峰调频发电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罗文群 |
地址: | 51063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场中电池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最优化计算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针对风电削峰填谷、功率平滑、跟踪曲线三种模式下风电场中BESS的充放电控制模型,采用基于现代内点法的两阶段计算方法求解模型,从而快速、有效地求解充放电控制模型,得到控制时间内每个时间段电池储能系统输出的有功功率值。本发明方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限制一个周期内BESS充放电能量,有助于延长电池寿命。通过对风电场有功功率预测数据进行插值,可减小BESS的有功功率调整间隔,从而对不同时间尺度上的风电场有功功率波动进行限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场 电池 系统 放电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风电场中电池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风电场中电池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模型:min S f ]]> s.t.T N P ch arg e ≤ S i - S i + 1 ≤ T N P disch arg e , ]]> i=0,1,L,N-1Slow≤Si≤Shigh,i=0,1,L,NT N ( - P mpc + W i - W i + 1 ) ≤ 2 S i + 1 - S i - S i + 2 ]]>≤ T N ( P mpc + W i - W i + 1 ) , ]]> i=0,1,L,N-20 ≤ Σ i = 0 N - 1 z i ( S i - S i + 1 ) ≤ k · S N ]]>0 ≤ ( z i - 1 2 ) ( S i - S i + 1 ) < ∞ , i = 0,1 , L , N - 1 ]]>z i = 0 , S i - S i + 1 ≤ 0 1 , S i - S i + 1 > 0 ]]> 其中,T为对风电场中电池储能系统的控制时间长度,N为控制时间长度内的有功功率预测点数,W0,W1,L,WN-1为预测得到的风电场有功功率,Wi为i~(i+1)时间内的风电场有功功率,i=0,1,L,N-1,Si为i时刻电池储能系统的剩余能量,初始时刻的剩余能量为S0,Shigh为电池储能系统的最大剩余能量,Slow为电池储能系统的最小剩余能量,SN为电池储能系统的额定能量;d(S)为电池储能系统在控制时间内的总放电能量;Pdischarge为电池储能系统的最大放电功率,Pcharge为电池储能系统的最大充电功率,Pmpc为控制时间内相邻时段间风电场输出的有功功率最大变化值,k为在控制时间内的电池储能系统的最大放电能量与电池储能系统的额定能量的比值;(2)为风电场中电池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设定目标函数如下:(2-1)削峰填谷的目标函数表示为:f = 1 N Σ i = 0 N - 1 [ ( W i + B i ) - 1 N Σ i = 0 N - 1 ( W i + B i ) ] 2 ]]> B0,B1,L,BN-1为电池储能系统输出的有功功率,为i~(i+1)时间内电池储能系统输出的有功功率,i=0,1,L,N-1;(2-2)有功功率平滑的目标函数表示为:f = 1 N Σ i = 0 N - 2 [ ( W i + 1 + B i + 1 ) - ( W i + B i ) ] 2 ]]> B0,B1,L,BN-1为电池储能系统输出的有功功率,为i~(i+1)时间内电池储能系统输出的有功功率,i=0,1,L,N-1;(2-3)跟踪曲线的目标函数表示为:f = 1 N Σ i = 0 N - 1 [ ( W i + B i ) - P i ] 2 ]]> B0,B1,L,BN-1为电池储能系统输出的有功功率,为i~(i+1)时间内电池储能系统输出的有功功率,i=0,1,L,N-1;(3)设定风电场中电池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模型的约束条件如下:(3-1)风电场中电池储能系统的功率和能量约束条件如下:Pcharge≤Bi≤Pdischarge,i=0,1,L,N-1Slow≤Si≤Shigh,i=1,2,L,N其中:B0,B1,L,BN-1为电池储能系统输出的有功功率,为i~(i+1)时间内电池储能系统输出的有功功率,i=0,1,L,N-1,设定电池储能系统放电时的有功功率B为正,充电时有功功率B为负,Si为i时刻电池储能系统的剩余能量,初始时刻的剩余能量为S0,Shigh为电池储能系统的最大剩余能量,Slow为电池储能系统的最小剩余能量,Pdischarge为电池储能系统的最大放电功率,Pcharge为电池储能系统的最大充电功率;(3-2)风电场功率变化约束:设定控制时间内相邻两个时间段的风电场有功功率之间的差值的约束条件如下:|(Bi+1+Wi+1)-(Bi+Wi)|≤Pmpc,i=0,1,L,N-2Pmpc为控制时间内相邻时段间风电场输出的有功功率最大变化值;(3-3)电池储能系统放电能量约束条件如下:d ( S ) = Σ i = 0 N - 1 z i ( S i - S i + 1 ) ≤ kS N ]]>( z i - 1 2 ) ( S i - S i + 1 ) ≥ 0 , ]]> i=0,1,L,N-1z i = 0 , S i - S i + 1 ≤ 0 1 , S i - S i + 1 > 0 , ]]> i=0,1,L,N-1(4)采用两阶段现代内点法,求解步骤(1)-(3)中所建立的控制模型,包括以下步骤:(4-1)从风电场监控系统中读取风电场有功功率预测值W0,W1,L,WN-1、电池储能系统的当前剩余能量S0、电池储能系统的最大剩余能量Shigh、电池储能系统的最小剩余能量Slow、电池储能系统的额定能量SN、电池储能系统的最大放电功率Pdischarge、电池储能系统的最大充电功率Pcharge、控制时间内相邻时段间风电场输出的有功功率最大变化值Pmpc以及控制时间内的电池储能系统的最大放电能量与电池储能系统的额定能量的比值k;(4-2)设定控制模型计算所采用的现代内点法的迭代求解次数阈值,将控制模型中的zi作为变量,根据读取的步骤(4-1)的参数,用现代内点法对控制模型进行求解,若计算结果满足上述各约束条件,且计算结果使得风电场中电池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目标函数f的值最小,则结束计算,得到控制时间内每个时间段电池储能系统输出的有功功率值;若计算结果不满足所有上述各约束条件中任何一条,则对重复次数进行判断,若重复次数小于迭代求解次数阈值,则重复本步骤,直到计算结果使得风电场中电池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目标函数f的值最小,若重复次数大于迭代求解次数阈值,则进入步骤(4-2);(4-3)修改步骤(4-2)求解中未满足的约束条件,若为风电场有功功率最大变化约束未得到满足,则根据步骤(4-2)的风电场有功功率最大变化值,修改控制时间内相邻两个时间段的风电场有功功率之间的差值Pmpc,进行计算,若为电池储能系统放电能量未满足约束条件,则根据步骤(4-2)的计算结果,计算zi的值,z i = 0 , S i - S i + 1 ≤ 0 1 , S i - S i + 1 > 0 , i = 0,1 , L , N - 1 , ]]> 将该zi的值代入步骤(1)的控制模型,进行计算,得到控制时间内每个时间段电池储能系统输出的有功功率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调峰调频发电公司;清华大学,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调峰调频发电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9360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片工装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伸缩的自定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