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土壤水溶态氟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5260.4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2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赵仕林;兰婷;廖洋;蒋云福;赵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610066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土壤水溶态氟含量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NPK-腐植酸”,即由泥炭、堆肥、蚓粪、风化煤中的至少一种与氮肥、磷肥、钾肥中的至少一种制备而成;B)制备缓释肥,即将“NPK-腐植酸”与吸水树脂均匀混合,在造粒机中包膜造粒,然后烘干制备而成;C)制备氟吸附剂,即由单宁与Al3+、Fe3+、Al3、Ce3+、Zr4+分别制备成水溶态氟吸附剂;D)物理改性,即将“NPK-腐植酸”和氟吸附剂均匀混合,然后用可生物降解农用吸水剂做包膜材料,在造粒机中进行包膜造粒,然后烘干。本发明操作简单易行、成本低,能将土壤水溶态氟固定于土壤,进而控制水溶态氟向作物迁移,达到降低其对作物的危害和控制作物氟污染的目的,具有环境友好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土壤水 溶态氟 含量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降低土壤水溶态氟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NPK‑腐植酸”选择泥炭、堆肥、蚓粪、风化煤中的至少一种与氮肥、磷肥、钾肥中的至少一种按质量比1:(1~5)称取,然后混合均匀,加入到反应釜中,加入适量水,在40~90℃下搅拌2~4h,取出后60℃烘干,粉碎,制备出改性后的“NPK‑腐植酸”;B)制备缓释肥将所述步骤A)中制备的“NPK‑腐植酸”与吸水树脂按照质量比为0.2%~1.6%均匀混合后,在造粒尺寸为0.3~0.5cm的造粒机中进行包膜造粒,40℃烘干,制备出缓释肥;C)制备氟吸附剂将单宁与Al3+、Fe3+、Al3、Ce3+、Zr4+分别按照质量比为1:(0.1~0.4)称取后分别加入到反应器中,调节pH值2~4,在常温下反应1~3小时,取出后60℃烘干,制备出水溶态氟吸附剂;D)物理改性将所述步骤A)中制备的“NPK‑腐植酸”:所述步骤B)中制备的氟吸附剂按照(250~300):1的质量比称取并均匀混合,然后用包膜材料在造粒尺寸为0.3~0.5cm的造粒机中进行包膜造粒,40℃烘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师范大学,未经四川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9526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