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片集成耦合腔窄线宽半导体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1088.7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6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国;郭锦锦;黄宁博;孙文惠;祝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5/12 | 分类号: | H01S5/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片集成耦合腔窄线宽半导体激光器,包括:基底;缓冲层,形成于该基底之上;下限制层,形成于该缓冲层之上;多量子阱有源层,形成于该下限制层的左端之上;波导层,形成于该下限制层的右端之上;相移光栅层,形成于该多量子阱有源层之上;均匀布拉格光栅层,形成于该波导层之上;上限制层,形成于该有源叠层、该对接区及该无源叠层之上;刻蚀阻止层,形成于该上限制层之上;欧姆接触层,形成于该刻蚀阻止层的左端之上;P电极层,形成于该欧姆接触层之上;以及N电极层,形成于该基底的背面。利用本发明,避免了传统的利用外腔压窄线宽结构的跳模危险,实现频率的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单片 集成 耦合 腔窄线宽 半导体激光器 | ||
【主权项】:
一种单片集成耦合腔窄线宽半导体激光器,其特征在于,该半导体激光器包括:一基底(1);一缓冲层(2),形成于该基底(1)之上;一下限制层(3),形成于该缓冲层(2)之上;一多量子阱有源层(4),形成于该下限制层(3)的左端之上;一波导层(5),形成于该下限制层(3)的右端之上;一相移光栅层(6),形成于该多量子阱有源层(4)之上,与该多量子阱有源层(4)构成有源叠层;一均匀布拉格光栅层(12),形成于该波导层(5)之上,与该波导层(5)构成无源叠层,且在该无源叠层与该有源叠层之间形成对接区;一上限制层(7),形成于该有源叠层、该对接区及该无源叠层之上;一刻蚀阻止层(8),形成于该上限制层(7)之上;一欧姆接触层(9),形成于该刻蚀阻止层(8)的左端之上;一P电极层(10),形成于该欧姆接触层(9)之上;以及一N电极层(11),形成于该基底(1)的背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1108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蔬洗涤方法及果蔬洗涤器具
- 下一篇:一种掩膜版及液晶显示器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