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酪氨酸激酶抑制活性的2‑吲哚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4748.7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16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王洁颖;颜海燕;张首国;彭涛;温晓雪;王刚;丁锐;李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09/34 | 分类号: | C07D209/34;C07D403/12;C07D403/06;C07D401/06;A61K31/404;A61K31/454;A61K31/496;A61K31/4184;A61K31/4439;A61P35/00;A61P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2 | 代理人: | 鲁兵 |
地址: | 1008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具有酪氨酸激酶抑制活性的2‑吲哚酮衍生物、其几何异构体、其药用盐以及这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通过酪氨酸激酶抑制活性评价,确证具有良好的酪氨酸激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因而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可作为活性成分制备预防和治疗肿瘤疾病的药物(抗肿瘤药物),本发明将为肿瘤治疗提供了研究和实施基础,应用前景广阔。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酪氨酸 激酶 抑制 活性 吲哚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类具有酪氨酸激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为2‑吲哚酮衍生物,具有通式Ⅰ的结构:所述具有式Ⅰ所示结构的化合物选自以下之一:第一组:R2为氢;1)R1为F,R3为3‑[2‑(4‑甲基哌嗪‑1‑基)乙氧基]苯基;或R1为F,R3为3‑(2‑二甲氨基乙氧基)‑4‑甲氧基苯基;2)R1为‑SO2NR4R5,其中R4为甲基,R5为4‑氟‑3‑羟基苯基;R3为3‑(2‑二甲胺基乙氧基)‑4‑羟基苯基、3‑(2‑吡咯‑1‑基‑乙氧基)‑4‑羟基苯基、3‑(2‑哌啶‑1‑基‑乙氧基)‑4‑羟基苯基、3‑[2‑(4‑甲基哌嗪‑1‑基)‑乙氧基]‑4‑羟基苯基;或R3为3‑(2‑二甲氨基乙氧基)‑4‑甲氧基苯基、3‑羟基‑4‑(2‑二甲氨基乙氧基)苯基、3‑羟基‑4‑[2‑(吡咯‑1‑基)乙氧基]苯基、3‑羟基‑4‑[2‑(哌啶‑1‑基)乙氧基]苯基、3‑羟基‑4‑[2‑(4‑甲基哌嗪‑1‑基)乙氧基]苯基;或R3为3‑羟基‑4‑甲氧基苯基;或第二组:R2为二甲胺基正丙基;1)R1为‑SO2NR4R5,其中R4为甲基,R5为2‑甲基苯基,R3选自2‑(1H‑苯骈咪唑)基;2)R1为‑SO2NR4R5,其中R4为氢,R5为3‑氯代苯基,R3选自2‑吡咯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1474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料装置
- 下一篇:聚天冬氨酸衍生物,其制备,纳米结构,排铅活性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