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测试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9261.8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3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余传翔;彭冲;谭稀;石志亮;刘和平;邓力;郑群英;刘庆;郭强;熊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6 | 分类号: | G01M17/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EPS在不同的转向阻力作用下的响应的装置和方法。即一种汽车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测试装置及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一个具有水平上表面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从左端到右端依次安装:限位台Ⅰ、弹性部件Ⅰ、第一导向杆、齿轮齿条转向器Ⅰ、拉压力传感器Ⅰ、齿轮齿条转向器Ⅱ、拉压力传感器Ⅱ、第二导向杆、弹性部件Ⅱ和限位台Ⅱ。本发明的采用上述该装置能够测量EPS在不同转角和车速下其助力特性。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子 助力 转向 系统 测试 装置 及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汽车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具有水平上表面的底座(7),所述底座(7)的上表面从左端到右端依次安装:限位台Ⅰ(1)、弹性部件Ⅰ(2)、第一导向杆(18)、齿轮齿条转向器Ⅰ(3)、拉压力传感器Ⅰ(5)、齿轮齿条转向器Ⅱ(11)、拉压力传感器Ⅱ(10)、第二导向杆(22)、弹性部件Ⅱ(9)和限位台Ⅱ(8);所述齿轮齿条转向器Ⅰ(3)包括安装在筒体Ⅰ内、且相互啮合的齿轮Ⅰ和齿条Ⅰ(19),所述筒体Ⅰ两端敞口,所述齿条Ⅰ(19)的运动方向平行于底座(7)的上表面;所述筒体Ⅰ安装在支座Ⅰ(4)上,所述支座Ⅰ(4)的下端固定在底座(7)的上表面;所述齿条Ⅰ(19)的左端与第一导向杆(18)的右端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18)的左端与弹性部件Ⅰ(2)的右端接触,所述弹性部件Ⅰ(2)的左端与固定在底座(7)上的限位台Ⅰ(1)的右侧连接;所述齿轮齿条转向器Ⅱ(11)包括安装在筒体Ⅱ内、且相互啮合的齿轮Ⅱ和齿条Ⅱ(20),所述筒体Ⅱ两端敞口,所述齿条Ⅱ(20)的运动方向平行于底座(7)的上表面;所述筒体Ⅱ安装在支座Ⅱ(6)上,所述支座Ⅱ(6)的下端固定在底座(7)的上表面;所述限位台Ⅱ(8)固定在底座(7)上,所述限位台Ⅱ(8)的左侧与弹性部件Ⅱ(9)的右端连接,所述弹性部件Ⅱ(9)的左端与第二导向杆(22)的右端接触;所述齿条Ⅰ(19)的右端与齿条Ⅱ(20)的左端之间安装拉压力传感器Ⅰ(5),所述齿条Ⅱ(20)的右端与第二导向杆(22)的左端之间安装拉压力传感器Ⅱ(10);所述底座(7)上表面还安装有承载被测电子助力转向系统(15)的支撑装置Ⅱ(12),和承载标准电子助力转向系统(14)的支撑装置Ⅰ(13);所述标准电子助力转向系统(14)中的输入轴Ⅰ的上端连接方向盘Ⅰ、传动轴Ⅰ(16)的下端与所述齿轮Ⅰ配合;所述被测电子助力转向系统(15)中的输入轴Ⅱ的上端连接方向盘Ⅱ、传动轴Ⅱ(17)的下端与所述齿轮Ⅱ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1926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片边缘保护装置
- 下一篇:具有异形刃脚的围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