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水辐亮度确定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1550.X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4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兵;申茜;李俊生;邹雷;吴太夏;吴艳红;张方方;王甘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水辐亮度确定方法及装置,依据光进入水体的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确定与预设的入射角对应的折射角,并依据水面反射光强与光进入水体的反射角、折射角及预设角度的偏振光谱之间的约束关系,通过在预设的观测方位角和观测天顶角下测量得到的水体的0度偏振光谱和90度偏振光谱,确定所述水体的水面反射光强,再从水体的光谱辐亮度中去除所述水面反射光强,从而得到水体的离水辐亮度,可见,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及装置中,通过水体的偏振特性确定水体的离水辐亮度,因此,只需要预设观测方位角和观测天顶角即可,而不必变换传感器的观测几何,从而能够避免因变换传感器的观测几何而导致的离水辐亮度的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水辐 亮度 确定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离水辐亮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据光进入水体的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确定与预设的入射角对应的折射角;依据水面反射光强与光进入水体的反射角、折射角及预设角度的偏振光谱之间的约束关系,通过在预设的观测方位角和观测天顶角下测量得到的水体的0度偏振光谱和90度偏振光谱,确定所述水体的水面反射光强;通过从测量得到的所述水体的光谱辐亮度中去除所述水面反射光强,确定所述水体的离水辐亮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3155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