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控粒径中间相炭微球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1666.3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4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华;刘红光;叶学海;张波;宫毓鹏;孙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1/04 | 分类号: | C01B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为一种可控粒径中间相炭微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将煤沥青和粉碎过筛后的石墨,以及定量称取的催化剂加入到反应釜中,石墨与煤沥青的质量比为1∶1000~1∶100;催化剂包括二茂铁、二茂钴、二茂镍、氯化铁、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催化剂与煤沥青的质量比为1∶1000~1∶100;密封搅拌加热并保温,加热温度为410~480℃,保温0.1~4小时;待自然降温后,用洗油溶剂加热洗涤干净后离心过滤;步骤二:将步骤一的产物进行炭化处理,炭化温度为1000~1500℃,保温时间为1~10小时;步骤三:将步骤二的产物进行石墨化处理,石墨化温度为2500~3000℃。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粒径 中间 相炭微球 合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可控粒径中间相炭微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方法制得:步骤一:将煤沥青和粉碎过筛后的石墨,以及定量称取的催化剂加入到反应釜中,石墨与煤沥青的质量比为:1:1000~1:100;催化剂包括二茂铁、二茂钴、二茂镍、氯化铁、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催化剂与煤沥青的质量比为1:1000~1:100;密封搅拌加热并保温,加热温度为410~480 °C,保温0.1~4小时;待自然降温后,用洗油溶剂加热洗涤干净后离心过滤; 步骤二:将步骤一的产物进行炭化处理,炭化温度为1000~1500 °C,保温时间为1~10小时;步骤三:将步骤二的产物进行石墨化处理,石墨化温度为2500~3000 °C。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3166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电压控制仿真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霉剂、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