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控井下套管开窗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0027.3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4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霍新;施连海;钟富林;杨帆;刘平全;黄志强;徐涛;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9/06 | 分类号: | E21B29/06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6 | 代理人: | 吴洪举 |
地址: | 12401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控井下套管开窗工具。该工具由测量控制系统、水冷却系统、电控井下钻孔系统、步进系统和锚定系统组成;测量控制系统、水冷却系统、电控井下钻孔系统、步进系统和锚定系统从上至下顺次连接,测量控制系统包括母外套Ⅰ、控制装置、双公连接筒、测量控制系统和公外套Ⅰ,母外套Ⅰ、双公连接筒和公外套Ⅰ从上至下顺次丝扣连接,母外套Ⅰ内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公外套Ⅰ内设有测量控制系统,测量控制系统包括电感应器和陀螺。本发明实现了可以直接在套管上钻出多个大孔径的钻眼,不需要套管锻铣、扩孔,控制简单,工作量大幅降低,不损伤套管,使钻井成本大幅降低。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套管 开窗 工具 | ||
【主权项】:
一种电控井下套管开窗工具,由测量控制系统、水冷却系统、电控井下钻孔系统、步进系统和锚定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测量控制系统、水冷却系统、电控井下钻孔系统、步进系统和锚定系统从上至下顺次连接,测量控制系统包括母外套Ⅰ(1)、控制装置(2)、双公连接筒(3)、测量控制系统(4)和公外套Ⅰ(5),母外套Ⅰ(1)、双公连接筒(3)和公外套Ⅰ(5)从上至下顺次丝扣连接,母外套Ⅰ(1)内设有控制装置(2),控制装置(2)包括单片机,公外套Ⅰ(5)内设有测量控制系统(4),测量控制系统(4)包括电感应器和陀螺;水冷却系统包括母外套Ⅰ(1)、公外套Ⅰ(5)、带有筛孔的双公连接筒(6)和抽水电机(7),母外套Ⅰ(1)、带有筛孔的双公连接筒(6)、公外套Ⅰ(5)从上至下顺次丝扣连接,抽水电机(7)放于公外套Ⅰ(5)中,抽水电机(7)上端是带有滤网的筛管,抽水电机(7)下部设有一导流管;电控井下钻孔系统包括母外套Ⅱ(42)、双公连接筒(3)和公外套Ⅱ(43),母外套Ⅱ(42)、双公连接筒(3)和公外套Ⅱ(43)从上至下顺次丝扣连接,母外套Ⅱ(42)内设置有双液压缸送进装置(8),推进活塞(9)放于双液压缸送进装置(8)内,推进活塞(9)、花键连接轴(10)、钻头(13)顺次丝扣连接,大齿轮(11)压在花键连接轴(10)的端面上并与锥齿轮(16)齿轮连接,双液压缸送进装置齿轮盖(14)与双液压缸送进装置(8)为丝扣连接,双液压缸送进装置齿轮盖(14)压在大齿轮(11)上,双液压缸送进装置齿轮盖(14)与大齿轮(11)中间为轴承(12),限位帽(15)与双液压缸送进装置齿轮盖(14)和母外套Ⅱ(42)丝扣连接,锥齿轮(16)与马达(17)丝扣连接,三轴推进扶正装置(18)放于公外套Ⅱ(43)中,双液压缸送进装置(8)、马达(17)以及三轴推进扶正装置(18)由控制装置(2)进行控制;步进系统包括母外套Ⅰ(1)、步进电机(19)、步进电机连接体(21)、丝杠(24)、步进导向体(25)和保护套(31),步进电机(19)与步进电机连接 体(21)由连接螺栓(20)连接,丝杠连接轴(23)上端与步进电机(19)输出轴通过定位键(22)连接,丝杠连接轴(23)下端与丝杠(24)螺纹连接,步进导向体(25)上端固结在步进电机连接体(21)上,步进导向体(25)上下端分别与定位环(27)丝扣连接,定位环(27)与限位环(28)丝扣连接,上端的限位环(28)与母外套Ⅰ(1)丝扣连接,下端的限位环(28)与保护套(31)螺纹连接,在定位环(27)内外壁上安装有O型圈(26),锚定提升轴(32)内侧与丝杠(24)螺纹连接,母外套Ⅰ(1)与上端的限位环(28)通过小防转螺钉(29)连接,限位环(28)与步进导向体(25)通过大防转螺钉(30)连接;锚定系统包括锥体(33)、限位圈(38)、滑块套(40)和中心体(41),锥体(33)与中心体(41)丝扣连接,卡瓦牙(34)安放在滑块套(40)中,滑块套(40)与扶正块(36)由连接环(35)连接,在滑块套(40)中安放有弹簧(37),在滑块套(40)下端设有滑块(3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4002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