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支撑式差分电容法测量三维加速度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46477.3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4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叶凌云;黄添添;李彩霞;宋开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P15/18 | 分类号: | G01P15/18;G01P15/125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支撑式差分电容法测量三维加速度的方法。本发明以液体物质作为敏感质量体、采用正六面体结构、用差分电容法检测液体形变和位置变化、用静电力平衡惯性力实现三维加速度的测量。本发明检测加速度的方法,以液体作为敏感质量体,可在大冲击或高过载后恢复正常工作;采用静电支撑技术,静电力和惯性力是线性关系,具有灵敏度高、量程范围宽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支撑 式差分 电容 测量 三维 加速度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静电支撑式差分电容法测量三维加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以金属液体作为敏感质量体、用差分电容法检测液体形状和位置变化、用静电力平衡惯性力测量加速度,该方法在液体差分电容式三维加速度计上实现,该液体差分电容式三维加速度计包括绝缘球腔(3)、固定于绝缘球腔(3)外表面的圆电极(1)和与圆电极(1)相连的电极引线(2),绝缘球腔(3)内封装有玻璃正六面体(5),玻璃正六面体(5)端面外表面覆盖有六块金属极板(4)、每块金属极板(4)分为金属极板第一象限(11)、金属极板第二象限(12)、金属极板第三象限(13)、金属极板第四象限(14)和位于金属极板(14)中心位置的金属极板引线孔(10)以及通过该引线孔的金属极板引线(9)、在玻璃正六面体(5)内封装金属液滴(6),绝缘球腔(3)上开有引线孔(7),金属液滴(6)通过接地引线(8)经引线孔(7)接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液体差分电容式三维加速度计安置在载体上,当加速度为0时,给圆电极(1)施加直流偏置电压,圆电极(1)产生的静电力使金属液滴(6)处于悬浮状态,即金属液滴(6)不受玻璃正六面体(5)各端面的支撑力,同时金属液滴(6)的质心与玻璃正六面体(5)的质心重合;金属液滴(6)与同一端面的金属极板(4)的四个象限形成四个电容,此时,金属液滴(6)与玻璃正六面体(5)端面的接触面积为轴对称结构;因此,金属液滴(6)与六块金属极板(4)的四个象限形成的24个电容值相等;步骤2:当载体处于加速状态时,金属液滴(6)受力变形,与玻璃正六面体(5)端面的接触面积发生变化;步骤3:调整施加在圆电极(1)上的直流偏置电压,使金属液滴(6)的质心回到玻璃正六面体(5)的质心处,实现静电支撑控制;该步骤采用差分电容法来确定金属液滴(6)的质心回到玻璃正六面体(5)的质心处:当金属液滴(6)与六块金属极板(4)组成的24个电容值一致,且与步骤1中的电容值一致,即认为金属液滴(6)的质心回到玻璃正六面体(5)的质心处;步骤4:通过步骤3中控制电压的调节,金属液滴(6)处于静电支撑的平衡态,即受力平衡:
;此时,金属液滴(6)的受力满足Young-Laplace方程,从而得到载体的三维加速度信息:
;其中,
是表面张力产生的压强分量
,
为表面张力系数,
、
是金属液滴(6)自由表面的曲率半径;
是加速度力产生的压强分量
,
为金属液滴(6)密度,
为载体的三维加速度信息,
为金属液滴(6)内某点到其自由表面的垂直高度;
是参考点界面两侧的压强差
;
是电场力产生的压强分量
,
是金属液滴(6)的介电常数,
为静电场在液体自由表面法线方向的分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4647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