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66004.X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1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蹇昱扬;张程;张天奎;代居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10 | 分类号: | F01N1/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包括壳体(2)、封闭壳体(2)前、后端的前、后端盖(1)和(3),在壳体内依次分隔形成第二、一扩张腔(3)、(7)和阻流腔(5)的均分布有气孔(15)的阻流板(4)和分流板(6)、平行安装于壳体内的进气管(9)、调压管(10)和出气管(11);阻流腔内填充有消音棉14,其特征是;在壳体内的端盖与阻流板之间增设分布有气孔的稳流板(13),其将端盖与阻流板之间的空间分隔成稳流腔(12)和第二扩张腔;出气管从稳流腔穿过第二扩张腔、阻流腔至第一扩张腔,其进气口(11-3)位于稳流腔中,出气口(11-4)连接于后端盖上;进气管也穿过稳流腔;因而具有噪声低的有益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排气 消声器 | ||
【主权项】:
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包括壳体(2)、封闭壳体(2)前、后端的前端盖(1)和后端盖(3),在壳体(2)内依次分隔形成第二扩张腔(3)、阻流腔(5)和第一扩张腔(7)的阻流板(4)和分流板(6),以及平行安装于所述壳体(2)内的进气管(9)、调压管(10)和出气管(11);所述阻流腔(5)内填充有消音棉(14);所述阻流板(4)、分流板(6)上分布有气孔(16);所述进气管(9)具有进气口(9‑1)和出气口(9‑2),该进气管(9)由外至内穿过前端盖(1)、第二扩张腔(3)、阻流腔(5)和第一扩张腔(7),其进气口(9‑1)位于所述壳体(2)的前端盖(1)一侧之外,出气口(9‑2)位于第一扩张腔(7)内;所述调压管(10)具有进气口(10‑1)和出气口(10‑2),该述调压管(10)从第二扩张腔(3)穿过阻流腔(5)至第一扩张腔(7)内,其进气口(10‑1)位于第一扩张腔(7),出气口(10‑2)位于第二扩张腔(3)内;所述进气管(9)和调压管(10)位于阻流腔(5)部分分布有气孔(15);所述出气管(11)具有进气口(11‑1)和出气口(11‑2);其特征在于;在壳体(2)内的端盖(1)与所述阻流板(3)之间增设稳流板(13),将端盖(1)与所述阻流板(3)之间的空间分隔成稳流腔(12)和所述第二扩张腔(3);所述稳流板(13)上分布有气孔;所述出气管(11)从稳流腔(12)穿过第二扩张腔(3)、阻流腔(5)至第一扩张腔(7),其进气口(11‑1)位于所述稳流腔(12)中,出气口(11‑2)连接于所述后端盖(8)上;所述进气管(9)也穿过所述稳流腔(1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66004.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易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下一篇:喷绘机及其摆臂连杆快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