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电气阀门定位器主板硬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4058.0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3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白春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精通控制仪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2 | 分类号: | F16K31/02;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胡京生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电气阀门定位器主板硬件电路。单片机电路分别与信号控制回路、传感器转换电路、压电阀控制回路、液晶显示电路、操作按键电路、报警电路、阀位驱动电路连接,电源电压电路分别供给信号控制回路、传感器转换电路、单片机电路、压电阀控制回路、液晶显示电路、操作按键电路、报警电路、阀位驱动电路的工作电压。有益效果是:该电路主要是通过采集从调节器来的设定阀门开度的二线制4-20mA信号和反馈回来的实际阀门开度信号,在经过单片机对两种信号偏差与偏差变化率的计算后,通过模糊运算与决策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去控制压电阀的开启,从而控制进入调节阀气室的进气量,以此推动阀芯动作并准确定位,实现调节阀自动调节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气 阀门 定位器 主板 硬件 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智能电气阀门定位器主板硬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控制回路、传感器转换电路、单片机电路、压电阀控制回路、电源电压电路、液晶显示电路、操作按键电路、报警电路、阀位驱动电路(电流反馈用),所述单片机电路分别与信号控制回路、传感器转换电路、压电阀控制回路、液晶显示电路、操作按键电路、报警电路、阀位驱动电路(电流反馈用)连接,所述电源电压电路分别供给信号控制回路、传感器转换电路、单片机电路、压电阀控制回路、液晶显示电路、操作按键电路、报警电路、阀位驱动电路(电流反馈用)的工作电压;信号控制回路包括接线端子P、滤波电路、测量电阻、高端电流检测放大器构成,传感器转换电路包括接插件X3、分压电路构成,单片机电路包括单片机、晶体振荡电路、复位电路构成,压电阀控制电路包括四个输出驱动电路、连接触点构成,电源电压电路包括稳压管稳压电路、DC/DC升压器转换器、DC/DC降压器构成,液晶显示电路包括液晶显示模块、接插连接件构成,操作按键电路包括分压电路、轻触按键开关构成,报警电路包括与非门电路、接插件X2构成,阀位驱动电路包括非门电路、接插件X1构成;具体电路连接为:所述信号控制回路,接线端子P的1号端子(信号正极)及接线端子P的2号端子(信号正负极)外接4‑20mA信号,接线端子P的2、3、4、5号端子并接同时接磁珠L2的一端,磁珠L2的另一端接信号电感L5的管脚2,信号电感L5的管脚4接电感L4的一端,电感L4的另一端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阻R2的一端、瞬间保护二极管D1及稳压管D2的正极并接基准地位GND,接线端子P的1号端子接磁珠L1的一端,磁珠L1的另一端接信号电感L5的管脚1,信号电感L5的管脚3接电感L3的一端,电感L3的另一端接电阻R3、电阻R4、电容C1的一端及高端电流检测放大器U7的管脚8,电容C1的另一端接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3、电阻R4的另一端接瞬间保护二极管D1、稳压管D2的负极及高端电流检测放大器U7的管脚6,稳压管D2的负极接胆电解电容C18的正极,胆电解电容C18的负极接基准地位GND,稳压管D2的负极为6V稳压电压端,高端电流检测放大器U7的管脚1接3V电压,高端电流检测放大器U7的管脚3接基准地位GND,高端电流检测放大器U7的管脚4接电阻R5、电容C2的一端,电阻R5另一端接电容C21的一端、单片机 U6的通用数字I/O管脚3,电容C2、电容C21另一端并接于基准地位GND;所述传感器(导点塑料电位器RW)转换电路,外接导电塑料电位器RW接到接插件X3上,接插件X3的1号插针、2号插针并接后接电容C3的一端及2.5V电压,接插件X3的3号插针接电容C3的另一端、电容C4及电阻R0的一端,接插件X3的4号插针接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5的一端及基准地位GND,电容C5的另一端接电阻R0的另一端及单片机U6通用数字I/O管脚4;所述压电阀控制回路,单片机U6的通用数字I/O管脚38接电阻R19的一端及场效应管Q7的栅极,电阻R19另一端接场效应管Q7的源极及基准地位GND,场效应管Q7的漏极接电阻R20的一端、二极管D9的负极及效应管Q8的栅极,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场效应管Q8的漏极及24V电压的正极,二极管D9的正极接场效应管Q8的源极并通过电阻R24接到连接触点P4接点;单片机U6的通用数字I/O管脚39接电阻R17的一端及场效应管Q5的栅极,电阻R17另一端接3V电压,场效应管Q5的源极接基准地位GND,场效应管Q5的漏极接电阻R18的一端、二极管D8的负极及场效应管Q6的栅极,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场效应管Q6的漏极及24V电压的正极,二极管D8的正极接场效应管Q6源极并通过电阻R22接到连接触点P3接点;单片机U6的通用数字I/O管脚40接电阻R15的一端及场效应管Q3的栅极,电阻R15另一端接场效应管Q3的源极及基准地位GND,场效应管Q3的漏极接电阻R16的一端、二极管D7的负极及场效应管Q4的栅极,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场效应管Q4的漏极及24V电压的正极,二极管D9的正极接场效应管Q4源极并通过电阻R22接到连接触点P2 接点;单片机U6的通用数字I/O管脚41接电阻R13的一端及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电阻R13另一端接3V电压,场效应管Q1的源极接基准地位GND,场效应管Q1的漏极接电阻R14的一端、二极管D6的负极及效场应管Q2的栅极,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场效应管Q2的漏极及24V电压的正极,二极管D6的正极接场效应管Q2源极并通过电阻R21接到连接触点P1接点;所述DC/DC转换电路,DC/DC升压转换器U2的管脚2接3V电压正极,DC/DC转换器U2的管脚5通过电容C11接基准地位GND,DC/DC转换器U2的管脚4、管脚6、管脚7接于基准地位GND,DC/DC转换器U2的管脚1接场效应管Q9的栅极,场效应管Q9的源极接DC/DC转换器U2的管脚8及电阻R26的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接于基准地位GND,场效应管Q9的漏极接消特极二极管D3正极及电感L6的一端,电感L6的另一端接6V电压正极,消特极二极管D3的负极接电阻R11、电容C10、胆电解电容C13正极、电容C12、电阻R27的一端,电阻R27另一端为24V稳压电压端,胆电解电容C13的负极、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基准地位GND,电阻R11、电容C10的另一端接电阻R12的一端及DC/DC转换器U2的管脚3,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基准地位GND;DC/DC降压转换器U3的管脚1、管脚3、电容C14的一端并接于6V电压端正极,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基准地位GND,DC/DC降压转换器U3的管脚4通过电容C25接基准地位GND,DC/DC降压转换器U3的管脚5接胆电解电容C19的正极、电容C20的一端,电胆解电容C19的负极、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基准地位GND,DC/DC降压转换器U3的管脚5为3V电压端,DC/DC降压转换器U3管脚2接基准地位GND, DC/DC降压转换器U4的管脚1接3V电压正极、电容C15的一端,DC/DC降压转换器U4的管脚3接电容C16的一端、胆电解电容C17正极、,DC/DC降压转换器U4的管脚3为2.5V稳压电压端,电容C15、电容C16的另一端、胆电解电容C17负极、DC/DC降压转换器U4的管脚2接基准地位GND;所述操作按键电路,轻触按键开关Key1、Key2、Key3的一端并接于基准地位GND,轻触按键开关Key1的另一端接电阻R9的一端及单片机U6的通用数字I/O管脚22,轻触按键开关Key2的另一端接电阻R8的一端及单片机U6的通用数字I/O管脚21,轻触按键开关Key3的另一端接电阻R7的一端及单片机U6的通用数字I/O管脚20,电阻R9、电阻R8、电阻R7的另一端接3V电压;所述液晶显示电路,液晶显示电路接插件X4的6号插针、7号插针并接后接3V电压,接插件X4的5号插针接基准地位GND,接插件X4的4号插针接单片机U6的通用数字I/O管脚47,LCD接插件的3号插针接单片机U6的通用数字I/O管脚46,接插件X4的2号插针接单片机U6的通用数字I/O管脚45,X4接插件的1号插针接单片机U6的通用数字I/O管脚44;所述示复位电路连接为:复位电路TC54的管脚1接单片机U6复位输入端58及接插件P0的7号插针,复位电路TC54的管脚2接3V电压,复位电路TC54的管脚3接基准地位GND;所述示报警电路,单片机U6的通用数字I/O管脚17、管脚18、管脚19分别接与非门电路U7A的管脚2、与非门电路U7B的管脚5、与非门电路U7C的管脚10,与非门电路U7A的管脚1、与非门电路U7B的管脚4、与非门电路U7C的管脚9并接后接单片机U6的通用数字I/O管脚14,与非门电路U7A的管脚3与接插件X2的6号插针相接,与非门电路U7B的管脚6与接插件X2的7号插针相接,与非门电路U7C的管脚8与接插件X2的8号插针相接,单片机U6的通用数字I/O管脚16与接插件X2的1号插针相接,单片机U6的通用数字I/O管脚12与接插件X2的4号插针相接并通过电阻R6接3V电压,接接插件X2的3号插针、5号插针接基准地位GND,与非门电路U7D的管脚12、管脚13并接于基准地位GND,与非门电路U7D的11管脚悬空,与非门电路U7D的14管脚接3V电压;7管脚接基准地位GND;所述示阀位驱动电路,单片机U6的通用数字I/O管脚15接非门电路U8C的管脚5,非门电路U8C的管脚6、与非门电路U8A的管脚1、与非门电路U8B的管脚3、与非门电路U8D的管脚9、与非门电路U8E的管脚11、与非门电路U8F的管脚13并接一起,与非门电路U8A的管脚2、与非门电路U8B管脚4、与非门电路U8D管脚8、与非门电路U8E管脚10、与非门电路U8F管脚12并接一起后与接插件X1的2号插针、4号插针、6号插针相接,与非门电路U8A的14管脚接3V电压,7管脚接基准地位GND,接插件X1的1号插针、3号插针、5号插针并接于基准地位GND;所述示晶体振荡电路,单片机U6的晶振器输入管脚53接晶振CT及电容C7的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接电容C8的一端及基准地位GND,电容C8的另一端接晶振CT的另一端及单片机U6的晶振器输入管脚52;所述单片机U6的模拟电源管脚64接3V电压;单片机U6的模拟地管脚62、数字地管脚63接基准地位GND,单片机U6的数字电源端管脚1接3V电压,单片机U6的管脚7接电容C6的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接单片机U6的管脚11及基准地位GND,单片机U6的管脚10接2.5V电压正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精通控制仪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精通控制仪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7405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强光刻工艺能力的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机体用灰铸铁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