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麻的一种树桩栽培复壮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79840.1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9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陶育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育照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255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天麻的一种树桩栽培复壮方法,属天麻栽培技术领域。它包括树桩的选择、栽培时间、栽培方法和采收方法等技术步骤。可保证天麻外观得到明显改善,含水量明显降低,一级麻产量增加,有效地缓解了天麻多代有性繁殖带来的种性退化、抗病能力降低,产量不确定等矛盾,极大地提高了天麻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同时节约了耕地和木材。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天麻 一种 树桩 栽培 复壮 方法 | ||
【主权项】:
天麻的一种树桩栽培复壮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A、树桩选择技术:选取海拔1600米‑2200米,土壤PH值6‑7的杂灌次生林,选择砍伐后直径大于10公分、根桩未完全腐烂的非芳香类杂木树桩、树桩周围有20公分以上腐殖土备用。 B、树桩处理技术:在5月上中旬至6月上旬,清除树桩周围10‑50公分(视其树桩大小和立地条件)杂草,沿树桩四周开挖深20公分、宽10‑50公分(视其树桩大小和立地条件)的塘,剥离露出树桩上面的泥土备用。 C、菌枝培育方法:2月下旬‑3月上旬,在室外挖坑深50公分、长视培育菌枝量而定,或室内用火砖砌宽1米、高60公分、长视培育菌枝量而定的围栏,在坑或围栏底层垫10公分细砂或腐殖土,依次放1公分厚的阔叶树叶,10公分的杂树枝(树枝要求:树种以槭木、野樱桃、桑枝、桦木等非油脂类软杂木;青冈、水青冈、岩青冈等非油脂类硬杂木。树枝规格长3‑5公分、粗1‑2公分。比例按软杂木80‑90%,硬杂木10%‑20%。)、每50公斤树枝放2公斤三级蜜环菌种,最多放4层,上盖2‑3公分杂树叶,最上面盖10公分细砂或腐殖土,充分淋透清水,上盖薄膜。加强保湿管理,待树枝切面长出白色菌丝备用。 D、栽培方法:5月上中旬‑6月中旬,待人工辅助授粉的天麻蒴果成熟后,按每公斤萌发菌三级种拌12个蒴果的比例,将蒴果内的天 麻种子粉末撒在萌发菌叶上并拌均匀备用。在备好的树桩麻塘底部垫上1公分厚的杂树叶,在树叶上均匀地撒上拌好天麻种子的萌发菌叶,播种量按麻塘表面积每平方米2个蒴果的种子量执行;在播撒种子的萌发菌叶上均匀地撒上菌枝,菌枝量为每平方米麻塘2公斤左右。将树桩周围的非芳香类杂灌木枯枝落叶积于菌枝上,厚度1‑2公分,在枯枝落叶上覆盖5公分左右的腐殖土,靠树桩方向略高、周围略低。如果树桩所处位置坡度大于20度,在树桩下方麻塘边缘打上相距50公分、高出地面40公分的两根木桩,在木桩上方放上树枝数根,以拦阻雨水冲刷下流的麻塘泥土。在树枝上放2‑3块小石头压住,以防被风刮走树枝。日常管理为防止人畜践踏即可。 E、采收方法:播种20个月后(第3年3‑4月),刨开树桩周围泥土,选择鹰角嘴发育饱满,无病虫斑、麻体长与直径比约为3∶2,单个重150克以上的箭麻轻轻取出,作为有性繁殖的母麻;将已经形成鹰角嘴,但麻形较差、体体小或有病虫斑而不宜作种的次品麻采收作为加工商品麻的原料;未长出鹰角嘴、芽口嫩白色的白头麻和米麻不动,将刨开的塘土回填至麻塘,添加1公分左右的枯枝和落叶,再取周边生土覆盖塘面5公分,日常管理为防止人畜践踏。当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刨开麻塘将麻全部采收作加工商品麻原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育照,未经陶育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7984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强电子线路表面接触强度的结构
- 下一篇:LED驱动电源功率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