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结构现浇楼板起拱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7213.2 | 申请日: | 2013-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4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朱罗军;程林;金海;费建伟;万鹏;庞何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恒达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32 | 分类号: | E04B5/3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122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旨在提供钢结构现浇楼板起拱施工方法。该钢结构现浇楼板起拱施工方法包括钢结构现浇楼板起拱支撑装置的安装,钢结构现浇楼板起拱支撑装置包括楼面钢梁、板底模板、方木、平面桁架、桁架支撑跨中上弦杆调节装置、桁架支撑跨中下弦杆调节装置、钢梁、混凝板和次桁架。本发明采用空腹式桁架作为现浇楼板的支撑体系,实现了施工快捷、高效;支撑体系以楼面钢梁作为受力点,实现了自承式支撑体系,减少了施工成本;通过调节支撑本身上下弦杆,实现支撑体系的自平衡起拱,简化了施工工艺,施工快捷,节省人工费。 | ||
搜索关键词: | 钢结构 楼板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钢结构现浇楼板起拱施工方法,包括钢结构现浇楼板起拱支撑装置的安装,其特征在于,钢结构现浇楼板起拱支撑装置包括楼面钢梁、板底模板、方木、平面桁架、桁架支撑跨中上弦杆调节装置、桁架支撑跨中下弦杆调节装置、钢梁、混凝板和次桁架;平面桁架是由桁架支撑标准节连接而成的平面桁架,桁架支撑标准节在平面桁架的跨中位置采用桁架支撑跨中上弦杆调节装置或者桁架支撑跨中下弦杆调节装置连接,桁架支撑标准节分为中部桁架支撑标准节和端部桁架支撑标准节,桁架支撑标准节包括上弦杆、下弦杆、腹杆,且端部桁架支撑标准节还包括上弦插管伸缩节、花篮螺栓和端部调节支座,并通过端部调节支座固定在楼面钢梁上;桁架支撑跨中上弦杆调节装置和桁架支撑跨中下弦杆调节装置都包括调节螺杆、内置螺纹钢管和连接板;所述端部调节支座包括承重外钢管、承重内钢管、钢管封板、承重销轴、带孔钢管封板、调节螺栓、螺栓底板、固定螺母A、连接板A和水平连接钢管;承重外钢管顶部焊接钢管封板,承重外钢管侧边焊接连接板A和水平连接钢管,连接板A竖向贯穿水平连接钢管,并相互间电焊连接,水平连接钢管上设有至少三个销轴孔,连接板A上设有螺栓孔,承重外钢管底部插入承重内钢管的一端,承重外钢管和承重内钢管上各设有至少三个销轴孔,并利用承重销轴连接;带孔钢管封板焊接在承重内钢管底部,固定螺母A焊接在带孔钢管封板底部,调节螺栓通过螺纹与固定螺母A连接并伸入承重内钢管,调节螺栓底部焊接有螺栓底板;所述钢结构现浇楼板起拱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A:根据楼面钢梁之间的跨度值,确定端部调节支座之间的跨度值,确定混凝板的设计起拱高度、施工起拱高度、板底面标高和板面标高;步骤B:根据混凝板的设计起拱高度、施工起拱高度,进行现场放样,并实现如下操作:根据端部调节支座固定在楼面钢梁下翼缘的水平中心距以及平面桁架的平面尺寸,经现场地面1:1放样,使端部调节支座的中心距与现场放样的端部调节支座中心距相同,平面桁架的上弦杆与平面桁架未起拱的水平线相同,形成一个桁架未起拱的初始状态;确定整个平面桁架上弦杆起拱后的实际坡度线,起拱后的坡度线最高点即平面桁架的跨中中点,起拱后的坡度线最高点与未起拱的平面桁架跨中中点的垂直距离相差一个起拱高度,起拱高度是指混凝板的施工起拱高度或者混凝板的设计起拱高度和施工起拱高度的总高度;步骤C:同时调节桁架支撑跨中上弦杆调节装置、桁架支撑跨中下弦杆调节装置,使平面桁架的上弦杆伸长,下弦杆缩短,实现平面桁架起拱,平面桁架上弦杆与现场起拱后的坡度线吻合,平面桁架跨中起拱后高度与未起拱高度相差一个起拱高度,然后将花篮螺栓张紧,并将端部调节支座的竖向高度调节至与钢梁的腹板净高相同,平面桁架起拱完成;步骤D:将起拱完成后的平面桁架,沿平行于楼面钢梁的跨度方向安装在楼面钢梁上,且平面桁架的安装间距为次桁架的长度,然后将次桁架纵向等间距排列安装在平面桁架之间;步骤E:沿垂直于平面桁架的方向,在平面桁架的上弦杆安设方木,在方木上安设垂直于方木的板底模板,且在平面桁架上弦杆的两个边侧,板底模板、方木与平面桁架实现固定;板底模板实现如下定位:板底模板根据平面桁架的起拱形状铺设,在垂直平面桁架跨度方向,板底模板与钢梁上翼缘在同一高度,在平面桁架跨中的板底模板有一个最高点,因此形成了板底模板的最高点到钢梁翼缘处最低点倾斜过渡,所述的最高点与最低点即为一个起拱高度,而板底模板的最低点即为钢梁标高,且与混凝板的板底面标高相同; 步骤F:在板底模板上绑扎混凝板受力钢筋,注入混凝土,最后根据楼面标高对混凝板上表面即楼面进行找平,所述楼面标高即混凝板的板面标高,平面桁架在恒载及施工荷载长期作用下产生竖向变形,平面桁架反拱逐渐趋于平缓最终形成水平,楼面混凝板在平面桁架变形过程中也一起变形,最终混凝板和平面桁架一样保持在水平状态,即完成钢结构现浇楼板的起拱施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恒达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恒达钢构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8721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