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瓶钳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87664.6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5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平;侯书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B7/02 | 分类号: | B25B7/02;B25B7/0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马正良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瓶钳,是由第一瓶钳元件、第二瓶钳元件及用于接合第一瓶钳元件及第二瓶钳元件的轴枢装置构成。第一瓶钳元件和第二瓶钳元件为左右对称结构,包括钳手、钳臂及钳柄;钳手的工作区具有四个不连续半椭圆型凹槽,钳臂一面有卡槽,卡槽中心设有通孔,轴枢装置穿过通孔将第一瓶钳元件、第二瓶钳元件螺合紧。本发明结构简单,轻便耐用,可方便、快速及稳固地夹持不同大小的样品瓶,有效解决了实验室清洗及转运样品瓶时夹持的问题,避免样品瓶的污染和人体伤害的发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主权项】:
一种瓶钳,是由第一瓶钳元件(10)、第二瓶钳元件(20)及用于接合第一瓶钳元件(10)及第二瓶钳元件(20)的轴枢装置构成,第一瓶钳元件(10)和第二瓶钳元件(20)为左右对称结构,其特征是:第一瓶钳元件(10)包括钳手(11)、钳臂(12)及钳柄(13);钳手(11)的工作区具有四个不连续半椭圆型凹槽(14),凹槽(14)深分别为0.5、0.8、1.0和1.2 cm,凹槽(14)开口分别为0.3、1.0、1.4和1.8 cm; 钳臂(12)一面有卡槽(18),卡槽(18)的深度为第一瓶钳元件钳手(11)和钳柄(13)处厚度的一半,卡槽(18)与第一瓶钳元件(10)的钳手(11)及钳柄(13)之间的两个断面分别为卡槽(18)垂直上切断面(16)和下切断面(17);第一瓶钳元件(10)钳臂(12)的中心设有通孔(15); 同样,第二瓶钳元件(20)包括钳手(21)、钳臂(22)及钳柄(23),钳手(21)的工作区具有四个不连续半椭圆型凹槽(24),四个半椭圆型凹槽(24)的槽深和开口大小与第一瓶钳元件(10)的四个半椭圆型凹槽(14)相同;第二瓶钳元件(20)的钳臂(22)具有与第一瓶钳元件(10)的钳臂(12)形状及大小一致的卡槽(28);卡槽(28)与第二瓶钳元件(20)的钳手(21)及钳柄(23)之间的两个断面分别为卡槽(28)垂直上切断面(26)和下切断面(27);第二瓶钳元件(20)钳臂(22)的中心具有通孔(25); 轴枢装置为一螺帽(30)及一螺栓(40,螺帽(30)为带内螺孔(33)的杆部(31)和杆端为丘状螺帽头(32),螺栓(40)为螺杆(41)及丘状螺栓头(4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8766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无刷单相正负极轮换换向电动机
- 下一篇:自动抛光系统及其抛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