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TiO2纳米粒子多孔薄膜的固态发光体全内反射光引出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91061.3 申请日: 2013-07-11
公开(公告)号: CN103337585A 公开(公告)日: 2013-10-02
发明(设计)人: 毛鹏;韩民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大学
主分类号: H01L33/60 分类号: H01L33/60;H01L33/00;H01L51/56;C23C14/22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楼高潮
地址: 210093***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多孔TiO2纳米粒子多层膜与固态发光体出光面全内反射光的近场作用提高其出光效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固态发光体固定于基座上;(b)原子化器产生的Ti原子在惰性气体中生长为Ti团簇,经喷嘴和准直器形成Ti纳米粒子束流;(c)纳米粒子对固态发光体出光表面斜入射沉积,斜入射沉积中的自掩模效应导致了多孔结构的形成,沉积过程中高真空沉积室内通入氧气,Ti纳米粒子氧化为TiO2纳米粒子,或采用沉积/氧化交替进行的方式,使TiO2纳米粒子达到所需的覆盖率及层数。本发明方法具有可控性强、高效率、与发光器件制备工艺兼容性强、对固态发光体发光特性影响小、可与通用的微米级粗糙出光增强结构并用等特点。
搜索关键词: 基于 tio sub 纳米 粒子 多孔 薄膜 固态 发光体 反射光 引出 方法
【主权项】:
一种基于TiO2纳米粒子多孔薄膜的固态发光体全内反射光引出方法,该方法是通过纳米团簇束流沉积系统实现的,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a) 将固态发光体固定于团簇束流气相沉积系统的高真空沉积室(9)内的可旋转的衬底基座(10)上,发光体的出光面朝束流入射方向;(b) 气体聚集法团簇束流源(2)连接到真空室(7)上,气体聚集法团簇束流源(2)采用气体聚集法产生粒子束流,利用抽气系统的机械泵、罗茨泵和分子泵对团簇束流沉积系统抽真空,在冷凝室(5)中通入50~500Pa惰性气体(1),通过原子化器(3)产生高密度Ti原子, Ti原子在惰性气体(1)中成核生长形成Ti团簇,通过第一级差分真空系统(11)使冷凝室(5)中的Ti团簇随惰性气体经喷嘴(4)喷出到真空室(7)中,形成Ti团簇束流,由第二级差分真空系统(12)使Ti团簇束流经过第一准直器(6)和第二准直器(6)进入高真空沉积室(9)内,形成高度定向的纳米粒子束流(8); (c) 旋转高真空沉积室(9)内的基座(10),使固态发光体出光表面法线方向与纳米粒子束流(8)成0°~85°夹角,利用斜入射沉积产生的自掩模效应,形成多孔的Ti纳米粒子薄膜;(d) 在沉积过程中高真空沉积室(9)内通入10~50Pa的氧气,使Ti纳米粒子氧化为TiO2纳米粒子,或采用沉积/氧化交替进行的方式,先在真空条件下沉积一层Ti纳米粒子,然后停止沉积,通入氧气氧化,完成氧化后抽除氧气,继续真空沉积,通过这样的沉积/氧化循环,使TiO2纳米粒子在固态发光体出光表面上达到所需的覆盖率及层数,停止沉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9106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