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生活污水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94114.7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4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朋;李冬青;孙玉清;陈海泉;陈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生活污水检测装置,包括微流控芯片、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的微流控芯片通过数据线依次顺序与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显示单元连接。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包括一个由透光材质形成的微流道,供含有荧光染色细菌的样本溶液流过由于本发明通过数据采集卡采集信号脉冲,并在计算机上显示脉冲个数,从而实现了自动计数。由于本发明通过采用微流控芯片和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在微小的检测芯片上快速检测样品液中的经染色后的细菌,在样品液预处理完成之后,检测时间可在几分钟之内完成,从而实现了检测时间短。由于本发明可非常有效地收集细菌发出的荧光信号,从而实现了精度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生活 污水 检测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船舶生活污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流控芯片(11)、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单元(12)、信号处理单元(13)和显示单元(14),所述的微流控芯片(11)通过数据线依次顺序与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单元(12)、信号处理单元(13)和显示单元(14)连接;所述的微流控芯片(11)包括一个由透光材质形成的微流道,供含有荧光染色细菌的样本溶液流过,微流道的宽度为50~80μm、高度为15μm;所述的微流道的结构包括鞘液池(111)、鞘液通道(112)、样品液池(113)、样品液通道(114)、聚集区(115)、主检测流道(116)和废液池(117),所述的鞘液池(111)经对称布置的两条鞘液通道(112)与聚集区(115)连通,所述的样品液池(113)经样品液通道(114)与聚集区(115)连通,所述的聚集区(115)经主检测流道(116)与废液池(117)连通;所述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单元(12)向微流控芯片(11)发出激光,并接收样品液中细菌被激光激发后产生的荧光信号;所述荧光检测单元包括激光器(126)、发射光阻滤片(125)、二向色镜(122)、第一聚集透镜(121)和第二聚集透镜(124);所述的激光器(126)用于发出激光;所述的发射光阻滤片(125),用于滤除激光器(126)发出的激光中的杂散光;所述的二向色镜(122),用于反射经发射光阻滤片(125)滤光后的激光,并将荧光染色细菌被激光激发后所发出的荧光透射到激发光阻滤片(123)上;所述的第一聚集透镜(121),用于将二向色镜(122)反射的激光聚集于主检测流道(116),并将主检测流道(116)发出的荧光聚集于二向色镜(122);所述的激发光阻滤片(123),用于滤除经二向色镜(122)透射的荧光中的激光干扰;所述的第二聚集透镜(124),用于将激发光阻滤片(123)滤光后的荧光聚集于信号处理单元(13);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13)将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单元(12)接收到的荧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对转换后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13)包括转换模块(131)、信号放大模块(132)和计数模块(133);所述的转换模块(131),用于将第二聚集透镜(124)聚集的荧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的信号放大模块(132),用于将转换模块(131) 转换后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所述的计数模块(133)将转换模块(131)放大后的电压信号脉冲通过数据采集卡采集后,被送入计算机内进行计数,并输出到显示单元(14);所述的显示单元(14)采用LabVIEW数据处理软件对信号处理单元(13)转换后的电信号进行计数并显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9411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