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竖缝式过鱼效果实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5826.4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3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安瑞冬;易文敏;李嘉;李克锋;李然;邓云;毛熹;梁瑞峰;脱友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02 | 分类号: | E02B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刘双兰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竖缝式过鱼效果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包括水循环系统连接的进水系统,进水系统连接的挡水系统,挡水系统连接的出水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由抽水泵,地上、地下水池,上下游控制阀门组成;进水系统由上游闸板、上游鱼类休息池组成;挡水系统由若干级鱼池组成;出水系统由下游鱼类休息池,下游水流缓冲箱和地下水池组成。本发明竖缝式过鱼效果实验系统能对水力学紊流消能问题、鱼类洄游问题及水力学实验模型演示等研究分析,由于该实验系统与实际鱼道局部工程以1:1的比例建造,真实地反映了水流在过鱼设施中的流态,进而确保鱼道内水流流场和鱼类过鱼效果分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
搜索关键词: | 竖缝式 效果 实验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竖缝式过鱼效果实验系统,包括水循环系统连接的进水系统,进水系统连接的挡水系统,挡水系统连接的出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系统由抽水泵(1),抽水管(2),地上水池(4),尾水管(10),地下水池(11),上游控制阀门(3‑1)和下游控制阀门(3‑2)组成;进水系统由上游闸板(5‑1)和上游鱼类休息池(6)组成;挡水系统(7)由若干级单个鱼池(13)组成;出水系统由下游鱼类休息池(8),下游闸板(5‑2)和下游水流缓冲箱(9)组成;所述水循环系统中地上水池(4)与连接抽水泵(1)的抽水管(2)连接,与上游控制阀门(3‑1)连接,抽水泵(1)安装于地下水池(11)中,地上水池(4)一端连接进水系统中上游闸板(5‑1),上游闸板连接上游鱼类休息池(6),另一端连接出水系统中下游鱼类休息池(8);挡水系统(7)一端连接上游鱼类休息池(6),另一端连接下游鱼类休息池(8);下游鱼类休息池(8)连接下游闸板(5‑2),下游闸板连接下游水流缓冲箱(9),下游水流缓冲箱(9)连接下游控制阀门(3‑2),下游控制阀门(3‑2)与尾水管(10)连接,水流通过尾水管(10)实现与地下水池(11)的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0582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