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猪场废弃污染物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3504.4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9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肖润林;吴金水;刘锋;李裕元;张树楠;李红芳;蔡立阳;何阳;白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嘉兴市五丰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1012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猪场废弃污染物的处理方法,其步骤:A、一级生物质净化处理:建生物质净化池,放入稻草,每隔4-5个月添加稻草,养猪场废弃物经过固液分离后废水直接进入生物质净化池处理;B、二级生物质净化处理:建生物质净化池,放入稻草,每隔4-5个月添加稻草,一级生物质净化处理后的废水进入二级生物质净化池处理;C、一级狐尾藻生态湿地;D、二级狐尾藻生态湿地;E、三级狐尾藻生态湿地;F、四级狐尾藻生态湿地:上述C、D、E、F都种植绿狐尾藻。该方法操作方便,成本低,无需运行成本,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广大亚热带地区集约化养猪场应用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猪场 废弃 污染物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养猪场废弃污染物的处理方法,其步骤是:A、一级生物质净化池(2)处理:建18-22m×18-22m ×1.1-1.5m生物质净化池,放入三至四吨稻草,每隔4‑5个月添加三吨稻草,养猪场废弃物经过固液分离后废水直接进入生物质净化池处理,氨氮和总氮含量下降12‑22%,总磷含量下降40‑50%,COD含量下降18‑28%;B、二级生物质净化池(3)处理:建18-22m×18-22m×1.1-1.5m生物质净化池,放入三至四吨稻草,每隔4‑5个月添加三吨稻草,一级生物质净化处理后的废水进入二级生物质净化池处理后,氨氮和总氮含量下降7‑17%,总磷含量下降50‑60%,COD含量下降25‑35%; C、一级狐尾藻生态湿地(4):一级湿地面积2100-2200 m2,种植绿狐尾藻,蓄水深度35‑40cm,绿狐尾藻生长量大,对氮和磷的吸收量大,狐尾藻收获后为茶园、果园覆盖材料,或加工成饲料,绿狐尾藻种植成活后喷施红菌保6号,废水经过一级狐尾藻生态湿地处理后,氨氮和总氮含量下降85‑95%,总磷含量下降65‑75%,COD含量下降88‑98%;D、二级狐尾藻生态湿地(5):二级湿地面积2100-2200 m2,种植绿狐尾藻,蓄水深度30‑35cm,绿狐尾藻种植成活后喷施红菌保6号,废水经过二级狐尾藻生态湿地处理后,氨氮和总氮含量下降50‑60%,总磷含量下降65‑75%,COD含量下降30‑40%;E、三级狐尾藻生态湿地(6):三级湿地面积2100-2200 m2,种植绿狐尾藻,蓄水深度25‑30cm,绿狐尾藻种植成活后喷施红菌保6号,废水经过三级狐尾藻生态湿地处理后,氨氮和总氮含量下降65‑75%,总磷含量下降65‑75%,COD含量下降30‑40%;F、四级狐尾藻生态湿地(7):四级湿地面积2100-2200 m2,种植绿狐尾藻,蓄水深度25‑30cm,绿狐尾藻种植成活后喷施红菌保6号,废水经过四级狐尾藻生态湿地处理后,氨氮和总氮含量下降35‑45%,总磷含量下降65‑75%,COD含量下降25‑3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嘉兴市五丰牧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嘉兴市五丰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1350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信息显示和状态指示功能的道闸
- 下一篇:一种行人过街安全保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