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时间异步鲁棒的分布式波束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4748.4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2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明;尹诗媛;殷勤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28 | 分类号: | H04W16/28;H04B7/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时间异步鲁棒的分布式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信道建模为cn(t)=αnδ(t-τn)。N个中继节点采用协作地方式向接收节点发送相同的信息: |
||
搜索关键词: | 时间 异步 分布式 波束 形成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对时间异步鲁棒的分布式波束形成方法,采用一个发射节点,一个接收节点,N个中继节点的协作通信系统模型,其中发射节点、N个中继节点和接收节点均配置单天线;中继节点采用协作地方式共享彼此的天线以形成一个虚拟的多天线结构,实现空域分集;利用解码重传(DF)中继策略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发射端、接收端之间通过中继节点采用协作方式进行间接通信,中继节点采用DF策略,它们协作地将正确解码后的信号发送给接收节点:
sl是发送序列,g(t)是发射成型脉冲,Ts是符号周期;(2)考虑时间异步的影响,第n个发射节点到接收节点之间的信道表示为:cn(t)=αnδ(t-τn),其中τn,n=1,2,…,N是第n个发射节点到接收节点的延迟,αn是第n个发射节点与接收节点之间信道的复衰落系数,接收信号是所有中继节点所发射信号在接收端的叠加;(3)用升余弦函数g(t)来代替脉冲成型函数,对接收信号进一步简化并将其写成矩阵的形式:y k = Σ n = 1 N ω n * α n g 0 ( σ - ϵ n ) s k + Σ n = 1 N ω n * α n Σ m = - L 0 , m ≠ 0 L 0 g m ( δ - ϵ n ) s k - m + ν k ]]>= ω H ( α + h ~ 0 f ) s k + Σ m = - L 0 , m ≠ 0 L 0 ω H h ~ m f s k - m + ν k ; ]]> (4)表示出接收信干噪比,给出
利用柯西施瓦茨不等式和三角不等式给出接收信干噪比的最小值;(5)采用凸优化的方法求出对时间异步鲁棒的分布式波束形成的权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1474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神经外科头部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眼部护理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