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水锁效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8008.8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0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方海平;李景烨;狄勤丰;许友生;盛楠;王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8/58 | 分类号: | C09K8/58;C09K8/03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钟华;徐颖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水锁效应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向产生水锁的孔道内添加功能性粉体,消除水锁。所述的功能性粉体为两亲型粉体或由超亲水型粉体和疏水型粉体组成的混合粉体,所述功能性粉体的颗粒密度>1g/cm3,所述功能性粉体的平均粒径<100微米。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且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同时,本发明的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的功能性粉体可以降低液相界面张力,并且由于该功能性粉体为小颗粒固态,易滞留在岩石表面的细小孔洞或缝隙内,对抑制水锁伤害具有很强的持久性。此外,本发明的返排效果与酸化法相比有很大改善,进而能更好地解决水锁效应,从而大大提高油井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效应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解决水锁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向产生水锁的孔道内添加功能性粉体,消除水锁;所述的功能性粉体为两亲型粉体或由超亲水型粉体和疏水型粉体组成的混合粉体,所述功能性粉体的颗粒密度>1g/cm3,所述功能性粉体的平均粒径<100微米;所述的两亲型粉体是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在5°~90°之间的粉体,所述的超亲水型粉体是表面与水的接触角<5°的粉体,所述的疏水型粉体是表面与水的接触角>90°的粉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1800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