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小麦斑枯病和褐锈病、大豆锈病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3103.7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2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吴一凡;詹姆斯·T·布里斯托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24 | 分类号: | A01N47/24;A01N43/56;A01P3/00;A01C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奚胜元 |
地址: | 21530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小麦斑枯病和褐锈病、大豆锈病的方法,将含吡唑醚菌酯和氟唑菌酰胺杀菌组合物作用于致病菌和/或其环境,或者植物、植物部位、种子、土壤、区域、材料或空间中。吡唑醚菌酯和氟唑菌酰胺以100:1-1:100的重量配比施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保护小麦和大豆种子的方法,其包括使种子在播种前和/或催芽之后与协同有效量的吡唑醚菌酯和氟唑菌酰胺的组合物接触。通过处理种子防治斑枯病、褐锈病、锈病侵染。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小麦 斑枯病 锈病 大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防治小麦斑枯病和褐锈病、大豆锈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吡唑醚菌酯和氟唑菌酰胺杀菌组合物作用于致病菌和/或其环境,或者植物、植物部位、种子、土壤、区域、材料或空间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2310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鼠标
- 下一篇:一种生成词条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