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浪公共自行车的判定及追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6074.8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3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董红召;吴满金;刘冬旭;张利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流浪公共自行车的判定及追踪方法,步骤如下:(1)对所有可能情况进行划分,即将情况种类集合U分为n个子集(2)对识别器进行编号;(3)信息采集:(4)判定结果集合;(5)计算机接收到识别器发送的关于公共自行车编号、位置、方向等数据后,管理人员即可根据(4)中提到的方法对其进行判别及追踪。 | ||
搜索关键词: | 流浪 公共 自行车 判定 追踪 方法 | ||
【主权项】:
流浪公共自行车的判定及追踪方法,步骤如下:(1)对所有可能情况进行划分,即将情况种类集合U分为n个子集,U={u1,u2…ui…un},(i=1,2,…,n) (1)U={u1,u2,u3,u4}={x<3,330},其中x为自行车单次被租用的时间长短;(2)对识别器进行编号;安装多个识别器于自行车流量较大的道路、交叉口等重要位置,且使两个识别器相互相隔为300米,可实现RFID识别系统的覆盖;符号X,Y表示识别器经纬度位置信息;(X,Y)={(x1,y1) ,(x1,y1)…(xi,yi)…(xn,yn)},(i=1,2,…,n) (2)不同的(xi,yi)分别代表不同识别器位置信息;(3)信息采集:有源RFID系统识别器,对带有半主动芯片的电子标签感知距离为80米,50米以内为可靠距离,按一定频率向外发射无线载波信号,当携带有电子标签的公共自行车进入识别器工作范围时,电子标签将会接收到识别器发射出的信号,随即被激活并将自身的电子数据发回给识别器;识别器即可根据上述步骤(1)中提到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类管理,便于下一步判别;(4)判定结果集合,这一集合定性的规定了判定结果的选择范围V={v1,v2,v3,v4} (3)V={非流浪车,短期流浪,长期流浪,遗失},根据公共自行车系统数据库历史数据,判定租用时间x<3为非流浪车;330为遗失;(5)计算机接收到识别器发送的关于公共自行车编号、位置、方向等数据后,管理人员即可根据(4)中提到的方法对其进行判别及追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3607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