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自动电极帽堆焊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9341.7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3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顾祖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飞泰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半自动电极帽堆焊机,属于点焊电极加工机械。包括工作台和棘爪轴驱动机构,在工作台上固定筒座和导轨座,在筒座的一侧构成推杆让位腔,导轨座位于筒座腔内,在工作台的前侧设护板,在护板的左端设电气控制箱,棘爪轴驱动机构设在工作台上;回转盘,中央固定回转盘轴;回转盘轴驱动机构,与回转盘轴的下端连接;一组电极帽枢转支承机构,围绕回转盘的圆周方向的边缘部位间隔分布;动力传动机构,设在工作台上;电极帽自动驱逐机构,设在工作台上,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电机支架、电机、主动传动轮、从动传动轮轴、从动传动轮和传动带。结构简单;作业强度轻;自动化效果理想;减少人力投入,劳动力成本低;确保电极帽枢转支承机构的运动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半自动 电极 堆焊 | ||
【主权项】:
一种半自动电极帽堆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工作台(1)和一棘爪轴驱动机构(2),在工作台(1)上固定有一筒座(11)和一导轨座(12 ),在筒座(11)朝向棘爪轴驱动机构(2)的一侧并且位于筒座(11)的下部构成有一与筒座(11)的筒座腔(111)相通的推杆让位腔(112),导轨座(12)位于筒座腔(111)内,并且在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的前侧设置有护板(16),在护板(16)的左端设置有电气控制箱(13),棘爪轴驱动机构(2)设置在工作台(1)上,并且与所述导轨座(12)滑动配合;一回转盘(3),在该回转盘(3)的中央固定有一用于驱使回转盘(3)旋转的回转盘轴(31),该回转盘轴(31)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筒座(11)上,并且该回转盘轴(31)的下端伸展到所述的筒座腔(111)内;一回转盘轴驱动机构(4),该回转盘轴驱动机构(4)在所述筒座腔(111)内与回转盘轴(31)的所述下端固定连接,并且与所述棘爪轴驱动机构(2)连接;一组电极帽枢转支承机构(5),该一组电极帽枢转支承机构(5)围绕所述回转盘(3)的圆周方向的边缘部位等距离间隔分布;一用于驱动所述电极帽枢转支承机构(5)运动的动力传动机构(6),该动力传动机构(6)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并且与电极帽枢转支承机构(5)相配合;一用于将位于电极帽枢转支承机构(5)上的并且完成了堆焊碳化钛的电极帽自动地从电极帽枢转支承机构(5)上驱逐的电极帽自动驱逐机构(7),该电极帽自动驱逐机构(7)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并且与电极帽枢转支承机构(5)相配合,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6)包括电机支架(61)、电机(62)、主动传动轮(63)、从动传动轮轴(64)、从动传动轮(65)和传动带(66),电机支架(6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前侧,电机(62)固定在电机支架(61)的右端,并且与所述电气控制箱(13)电气控制连接,该电机(62)的电机轴(621)转动地支承在电机轴轴承座(6211)上并且探出电机轴轴承座(6211),在电机轴(621)上设置有一电机轴轴承(6212),电机轴轴承座(6211)固定在电机支架(61)的右端,主动传动轮(63)设置在电机轴(621)上,从动传动轮轴(64)转动地设置在从动传动轮轴座(641)上,而从动传动轮轴座(641)设置在电机支架(61)的左端,从动传动轮(65)设置在从动传动轮轴(64)上,传动带(66)的一端套置在从动传动轮(65)上,另一端套置在主动传动轮(63)上,并且该传动带(66)与所述的电极帽枢转支承机构(5)接触,其中:在所述的电机支架(61)的所述左端设置一用于对所述从动传动轮轴座(641)进行调整的调整装置(612),该调整装置(612)包括涨紧座(6121)、涨紧螺杆(6122)和调整螺母(6123),涨紧座(6121)焊固在电机支架(61)的左端,并且与所述的从动传动轮轴座(641)的左侧相对应,涨紧螺杆(6122)转动地配设在涨紧座(6121)上,该涨紧螺杆(6122)的一端与从动传动轮轴座(641)连接,另一端伸展至涨紧座(6121)的左侧,调整螺母(6123)旋配在涨紧螺杆(6122)的左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飞泰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飞泰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3934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