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仿生吸振结构的微刺式爬壁机器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51578.7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7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彦伟;孙少明;梅涛;胡重阳;吴晅;张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2D57/024 | 分类号: | B62D57/0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仿生吸振结构的微刺式爬壁机器人,包括机体,及设于所述机体上的尾部,及设于所述机体两侧的转轮,所述转轮包括间隔设置的微刺片和隔片,所述微刺片包括微刺、柔性部件以及设于所述机体圆轴上的转盘,所述柔性部件将所述微刺连接于转盘的侧边缘上。本发明的爬壁机器人通过吸振单元来连接机器人机体与尾部,尾部在机器人爬行运动过程中起平衡作用;吸振单元是通过对生物机体刚柔混合特性的仿生设计,在类似脊椎的刚性材料结构的周围填充柔性材料,具有抗振和吸振功能;机器人微刺片、隔片、机体、尾部都采用抗摔材料制造,增加了机器人整体的抗摔、吸振能力,从而使机器人可以在高空落下而不被破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仿生 结构 微刺式爬壁 机器人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仿生吸振结构的微刺式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及设于所述机体上的尾部,及设于所述机体两侧的转轮,所述转轮包括间隔设置的微刺片和隔片,所述微刺片包括微刺、柔性部件以及设于所述机体圆轴上的转盘,所述柔性部件将所述微刺连接于转盘的侧边缘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5157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