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噪声放大器和混频器融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1506.0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1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辉;刘杰;陈超;李红;黄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D7/16 | 分类号: | H03D7/16;H03F3/45 |
代理公司: | 江苏永衡昭辉律师事务所 32250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噪声放大器和混频器融合结构,包含低噪声跨导放大级、开关混频级、电阻负载级。其中,低噪声跨导放大级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交叉耦合主从噪声抵消技术,主跨导管采用交叉耦合结构使等效跨导值增加一倍,从跨导管提供合适的跨导值,通过主从结构抵消主跨导管的噪声;第二部分采用共源级结构,既提供增益又降低流过开关管直流电流,减小其闪烁噪声。开关混频级对低噪声跨导放大级输出的射频电流进行调制,输出中频电流,其两组开关管源极之间接电感以降低其闪烁噪声并提高转换增益。电阻负载级采用RC低通滤波网络,将中频电流转换成中频电压信号输出。本低噪声放大器和混频器融合结构具有低噪声、高增益、低功耗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噪声放大器 混频器 融合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低噪声放大器和混频器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低噪声放大器和混频器融合结构包括低噪声跨导放大级、开关混频级和电阻负载级;其中所述低噪声跨导放大级将射频输入信号转换为低噪声的射频电流,其输出端接所述开关混频级的输入端;所述开关混频级对低噪声跨导放大级输出的低噪声射频电流进行调制,输出中频电流,其输出端接电阻负载级;所述电阻负载级对所述开关混频级输出的中频电流进行滤波并转换成中频电压信号输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6150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