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人协同的核反应堆风险确定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7983.8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0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汪进;陈珊琦;王芳;王家群;胡丽琴;吴宜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成金玉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人协同的核反应堆风险确定方法及系统,通过客户端获取多个用户的身份标识以及待协同构建的故障树部分,根据这些信息获取设定权限的许可证,根据这些许可证对所述待协同构建的故障树部分进行操作处理,处理完毕后求解故障树的最小割集和顶事件失效概率,即核反应堆系统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概率。实现该方法的系统包括:故障树分解模块、信息获取模块、许可证模块、操作执行模块、故障树合成模块、故障树分析模块。本发明通过减少了协同建模过程中的数据传输量,提高了多个用户之间的协同效率;基于许可证的访问控制机制,最大程度提高了用户协同的并发度并保障了数据的一致性,提高了协同的安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同 核反应堆 风险 确定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多人协同的核反应堆风险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步骤如下:(1)将一颗核反应堆系统故障树分解成一组故障树原子结构,从而便于将用户对故障树的操作映射为对相应的故障树原子结构的操作,分解过程从故障树顶门开始,将顶门的输入及输出作为第一个原子结构,再获取该原子结构的所有下层原子结构,依此类推,直到无法继续获取下层原子结构为止;(2)通过客户端获取多个用户的身份标识以及待协同构建的核反应堆系统故障树部分,首先记录用户登录系统时使用的身份标识,包括用户名、密码、客户端IP地址;然后将该用户对故障树的操作映射为对相应的故障树原子结构的操作,并记录操作时间;最后将第一步获取的用户的身份标识和第二步获取的对故障树原子结构的操作从客户端传送到服务器端;(3)根据信息获取模块所获得的多个用户标识以及各用户对故障树原子结构的操作列表、操作时间进行合法性检查和排序,确定操作的合法性和优先级,根据操作的合法性和优先级生成许可证,每个操作对应一个许可证,不合法的操作不颁发许可证,许可证具体包括以下字段:用户名、用户所在客户端IP地址、用户操作列表,其中用户操作列表包括操作类型和操作的原子结构对象,操作类别决定操作优先级的原则是新增原子结构优于删除原子结构,删除原子结构优于编辑原子结构中节点的名称,编辑原子结构中节点的名称优于编辑原子结构中节点的非名称属性,对于同类操作按照操作时间的先后进行排序,操作时间早的优先级高,不合法操作包括:新增一个已经存在的节点、删除或编辑一个不存在的节点;将许可证按照优先级放入许可证队列,并按批次发送指定数目的许可证到操作执行模块,当操作执行模块空闲时再发送下一批许可证,直到所有许可证发送完毕;(4)根据这些许可证,连接到服务器后对所述待协同构建的故障树部分进行操作处理,首先从许可证队列中获取指定数目的许可证,根据许可证的操作列表对故障树原子结构进行操作,操作完毕后重新存储到服务器端数据库中,再获取下一批相同数目的许可证进行相同操作,直到许可证队列为空为止,然后根据许可证中登记的用户名及其所在客户端IP地址,将修改后的故障树结构及其节点属性等相关信息再次呈现到该客户端;(5)对故障树原子结构操作完毕后,将这组故障树原子结构合成为一颗故障树,合成过程从故障树顶门的下级原子结构开始,根据该原子结构的输入信息寻找其所有下层原子结构,将这些下层原子结构的输出作为其上层原子结构的输入,再根据这些下层原子结构的输 入信息寻找这些下层原子结构的下层原子结构,依此类推,直到无法继续找到下层原子结构为止;(6)求解故障树的最小割集和顶事件失效概率,即该核反应堆系统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概率,首先对故障树进行预处理,包括故障树的化简、去除房形事件、去除复杂门、模块化等操作;然后求故障树的最小割集,通过将故障树转化为一种零压缩二元决策图,再解析零压缩二元决策图得到该故障树的最小割集;最后求故障树的顶事件发生概率、每个最小割集的发生概率占顶事件发生概率的百分比以及各个底事件的概率重要度、结构重要度;所述的故障树原子结构定义如下:将逻辑门及其输入输出记为故障树原子结构,以公式Unit(O)=表示,其中,O代表逻辑门输出,I1,I2,...In代表逻辑门的输入,n代表逻辑门输入的个数,K代表逻辑门的类型,C代表逻辑门的协同标识;所述的下级原子结构、上级原子结构定义如下:称原子结构Unit(O)为O的下级原子结构,为Ii(i=1,2,...n)的上级原子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6798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 计算;推算;计数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