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控制单元的核磁共振芯片射频发射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7587.3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4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倪中华;易红;张云逸;吴卫平;陆荣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3/44 | 分类号: | G01R33/44;G01R33/3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学彪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控制单元的核磁共振芯片射频发射通道,包括第一微控制单元、第二微控制单元、频率源模块、脉冲序列发生器模块、脉冲功率放大模块和电路状态转换模块,频率源模块在第一微控制单元控制下产生三路正弦信号,脉冲功率放大模块连接脉冲序列发生器模块和第二微控制单元,电路状态转换模块连接脉冲功率放大模块和第二微控制单元,本发明结构紧凑,可有效缩小电路尺寸,使其适用于核磁共振检测芯片当中,简化了电路拓扑结构,使得电路易于控制,增加检测的灵活性,也降低了制造成本,与微型线圈、微型磁体配合用于核磁共振芯片当中,能够弥补传统核磁共振检测方法的不足。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控制 单元 核磁共振 芯片 射频 发射 通道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微控制单元的核磁共振芯片射频发射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微控制单元(101)、第二微控制单元(112)、频率源模块、脉冲序列发生器模块、脉冲功率放大模块和电路状态转换模块,所述频率源模块在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101)控制下产生三路正弦信号,其中两路正弦信号的相位差为90°;所述脉冲序列发生器模块连接所述频率源模块和第二微控制单元(112),所述脉冲序列发生器模块在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112)的控制下将连续的正弦信号截断为脉冲信号;所述脉冲功率放大模块连接所述脉冲序列发生器模块和第二微控制单元(112),所述脉冲功率放大模块用于将所述脉冲序列发生器模块的输出阻抗匹配至50Ω和放大脉冲序列的功率,所述脉冲功率放大模块中脉冲序列的功率放大的开启与关闭由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112)控制;所述电路状态转换模块连接所述脉冲功率放大模块和第二微控制单元(112),所述电路状态转换模块在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112)的控制下,实现接收核磁共振信号以及发射射频激励脉冲这两种电路状态的转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7758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