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蜂窝状多孔膜的生物分子微阵列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0671.0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4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马洪敏;魏琴;朱宝存;高丕成;范大伟;吴丹;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73;G01N33/543;G01N33/5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蜂窝状多孔膜的生物分子微阵列的制备方法,涉及生物技术、材料化学、纳米科学等多个领域。本发明基于利用图案化模板制备的蜂窝状多孔薄膜,将蜂窝状多孔膜的图案化与薄膜的表面功能化相结合,通过生物分子含有的氨基或巯基与蜂窝状多孔膜表面聚多巴胺修饰层的共价连接实现生物分子的图案化微阵列。该方法不仅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尺度可控,解决了常规方法一般需要较昂贵的仪器设备或特殊的掩膜材料的问题,而且可以适用于多种生物分子微阵列的构筑,并且在蜂窝状孔洞内实现了生物分子的三维定向排列,有望在生物芯片、组织工程材料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蜂窝状 多孔 生物 分子 阵列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蜂窝状多孔膜的生物分子微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用透射电镜载网作为图案化模板置于固体基底上,用聚苯乙烯和金纳米颗粒的氯仿溶液为成膜液,在65%~85%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利用水滴模板法在载网上制备蜂窝状多孔薄膜;(2)将步骤(1)制得的载有蜂窝状薄膜的固体基底浸入盐酸多巴胺溶液中,振荡反应12~24小时,然后用水冲洗3~5次,用氮气吹干;(3)将步骤(2)制得的覆盖有蜂窝状多孔膜的载网从基底上剥离下来,载网网孔中间的蜂窝状多孔薄膜留在基底上,形成图案化的蜂窝状多孔膜微阵列;(4)将步骤(3)制得的图案化的基底浸入生物分子的水溶液中,振荡反应12~20小时,然后用水冲洗3~5次,用氮气吹干,在基底上形成生物分子的微阵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8067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亲和力血脑屏障受体抗体及其用途
- 下一篇:新型腔肠素底物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