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指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81545.7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0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苏尔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G3/20 | 分类号: | H03G3/2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指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由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五MOS管、第六MOS管、第七MOS管、第八MOS管、第九MOS管、第十MOS管、第十一MOS管、第十二MOS管和第十三MOS管构成;所述共模反馈模块可以自动调节第七MOS7至第十MOS管的栅极电压,使得第七MOS管至第十MOS管构成是一个电流源,该电流大小等于I1+I2;第十一MOS管至第十二MOS管管子是作为共源共栅(cascade),为输入管M1-M2提供比较稳定的漏-源电压,降低输入管输出阻抗的影响。这种新型指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可调范围大,适合增益范围大的运用,能够实现电压增益跟随增益控制的线性变化而指数变化。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指数 可变 增益 放大 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指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由第一MOS管(1)、第二MOS管(2)、第三MOS管(3)、第四MOS管(4)、第五MOS管(5)、第六MOS管(6)、第七MOS管(7)、第八MOS管(8)、第九MOS管(9)、第十MOS管(10)、第十一MOS管(11)、第十二MOS管(12)和第十三MOS管(13)构成;所述第一MOS管(1)源极连接第十三MOS管(13)的漏极,栅极连接输入正电压(Vin+),漏极连接电流(l1);所述第二MOS管(2)的源极连接第十二MOS管(12)的漏极,栅极连接输入负电压(Vin‑),漏极连接电流(l1);所述第三MOS管(3)的源极和栅极均与第十三MOS管(13)的源极连接,第三MOS管(3)的漏极和第四MOS管(4)的漏极均连接电流(l2),第四MOS管(4)的源极和栅极均与第十二MOS管(12)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十三MOS管(13)和第十二MOS管(12)的源极分别与第七MOS管(7)和第八MOS管(8)的漏极连接,栅极均连接电压(Vb3);所述第五MOS管(5)的漏极接在第七MOS管(7)的漏极和第十三MOS管(13)的源极之间,所述第六MOS管(6)的漏极接在第八MOS管(8)的漏极和第十二MOS管(12)的源极之间;其中第五MOS管(5)的源极与第六MOS管(6)的源极连接,栅极与第六MOS管(6)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七MOS管(7)的栅极和第八MOS管(8)的栅极均与共模反馈模块(14)连接,第七MOS管(7)的源极连接第九MOS管(9)的漏极,第八MOS管(8)的源极连接连接第十MOS管(10)的漏极;所述第九MOS管(9)和第十MOS管(10)的源极均与第十一MOS管(11)的漏极连接,栅极均与共模反馈模块(14)连接,且所述第十一MOS管(11)的栅极也与共模反馈模块(14)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苏尔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苏尔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8154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