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射性核素扩散的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5204.7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3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28 |
发明(设计)人: | 陶坤旺;刘纪平;张章;胡璐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天玺沐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32 | 代理人: | 鲍晓 |
地址: | 10083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性核素扩散的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在放射性云团扩散区域划分地理网格单元并在网格单元上叠加二维风场,使用相关模型模拟放射性云团的移动、发展过程并最终求得预定时间后放射性云团的影响范围及其放射性浓度;利用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放射性核素扩散的计算方法,能够预测突发的严重核事故所引起的放射性核素泄露在大气中的扩散趋势,进而确定放射性核素的扩散范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射性 核素 扩散 计算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放射性核素扩散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在地图上确定发生放射性核素泄露的区域,确定放射性云团的原始中心坐标;步骤二、对发生放射性核素泄露的区域进行地理网格划分,结合硬件计算能力及显示效果确定适当的网格单元大小;步骤三、根据气象数据在每个网格单元内进行等时间间隔的二维风场叠加;步骤四、根据放射性核素泄漏的情况确定放射性核素扩散模型,并结合原始中心坐标、放射性核素泄漏时间和二维风场计算出每个网格单元浓度值;步骤五、根据每个网格单元的浓度值判断放射性云团是否分裂,若否,进入步骤六,若是,进入步骤七;步骤六、根据二维风场计算新的原始中心坐标,并进入步骤四;步骤七、确定放射性云团的数目,并计算每个放射性云团的原始中心坐标,按照步骤四计算每个放射性云团对网格单元浓度的贡献值;步骤八、对每个原始中心坐标对网格单元浓度的贡献值求和,得到每个网格单元浓度值;步骤九、判断是否到达设定时间,若否,重复步骤七、八直到时间到达预设的时间,若是进入步骤十;步骤十、设定浓度阈值,标记网格单元浓度大于阈值的网格;步骤十一、将标记的网格单元的浓度映射到RGB空间,绘制整个扩散区域图,得到整个放射性核素扩散区域图;其中,在步骤四中,所述放射性核素扩散模型为:Ⅰ.处于长期核泄漏,且近地面时,放射性核素扩散模型为式(1)C(x,y,z)=Q2πuσyσz·exp[-12(y2σy2+z2σz)]---(1)]]>其中,C是点p(x,y,z)点处放射性核素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单位是Bq·m‑3;Q是放射性核素释放率,单位为Bq·s‑1;其数学计算模型为式(6);σy,σz是下风向x(m)距离处侧风方向及铅直方向的扩散系数;其数学计算模型为式(6);Ⅱ.处于长期核泄漏,且离地面有一定高度时,放射性核素扩散模型为式(2)C(x,y,z)=Q2πuσyσz·exp(-y22σy2){exp[(-(z-h)22σz2)]+exp[(-(z+h)22σz2)]}---(2)]]>其中,h是放射性核素释放后,放射性云团的稳定高度,单位是m,其数学计算模型为式(7);Ⅲ.处于短期核泄漏,放射性核素扩散模型为式(3)Ci(x,y,z)=Q2π32σxσyσz·exp(-12(x-xc(i)σx)2-12(y-yc(i)σy)2]Σn=-∞∞{exp[-12(z-zc(i)+2nzinvσz(i))2]+exp[-12(z+zc(i)+2nzinvσz)2]}.---(3)]]>其中,σx,σy,σz为扩散系数;其数学计算模型为式(5)xc(i),yx(i),zc(i)是第i个放射性核素扩散云团中心坐标,单位是m,其数学计算模型为式(4),zinv为逆温层顶的高度,通过结合气象观测数据,采用Yd法、罗氏法或者查表法获取,n的取值范围[1,4];Ⅳ.放射性核素云团中心坐标数学模型为式(4),xc(i)=xc0(i)+uxΔtyc(i)=yc0(i)+uyΔtzc(i)=zc0(i)+uzΔt---(4)]]>其中,平均风速u=(ux,uy,uz),起始位置(xc0(i),yc0(i),zc0(i)),Δt是时间间隔;Ⅴ.σx,σy,σz为扩散参数的确定采用沃格特方法计算,为式(5)σx=σy=axb+clnxσz=dxe+f·lnx---(5)]]>其中,x单位为km,参数a,b,c,d,e,f根据气象条件,查询国家标准“GB/T13201‑19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获得;Ⅵ.放射性核素的释放率数学计算模型为式(6)Q=Q′·exp(-0.693t3600T0.5)---(6)]]>其中,Q'为放射性核素初始释放浓度,T0.5为放射性核素半衰期;Ⅶ.放射性核素云团释放后,由热力抬升等上升的稳定高度,数学计算模型为式(7)h=h′+1.44·Di(W0u)2/3(xDi)2/3-C---(7)]]>其中,W0为放射性核素起始扩散速度,单位是m/s;h'为放射性核素起始扩散高度,单位为m;x为下风向距离,单位为m;u为h'处平均风速,单位为m/s;Di为放射性核素起始扩散半径,单位为m;C为修正因子,单位为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8520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片缓存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文件下载方法及装置、文件下载建议方法及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 计算;推算;计数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