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喷雾两级气体辅助聚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6376.6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9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邹赫麟;安志奇;何敬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16 | 分类号: | G01N30/16;G01N30/7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赵连明;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电喷雾质谱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电喷雾样品离子的气体辅助聚集装置领域。电喷雾两级气体辅助聚集装置,主要包括第一级装置和第二级装置,其中第一级装置包括一级进气口、一级狭缝、一级曲面、一级出气口,第二级装置包括二级进气口、二级狭缝、二级曲面、二级出气口、泄气腔。其特征在于二级气流通过泄气腔排出,不经过第一级装置,从而不会阻碍电喷雾离子的输运;此装置可由任何容易进行机械加工的材料制得,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尺寸灵活并且容易实现。 | ||
搜索关键词: | 喷雾 两级 气体 辅助 聚集 装置 | ||
【主权项】:
电喷雾两级气体辅助聚集装置,包括第一级装置(1)和第二级装置(2),其特征在于:第一级装置(1)包括一级进气口(3)、一级狭缝(4)、一级曲面(5)和一级出气口(6),气体由一级进气口(3)进入一级狭缝(4),在一级曲面(5)处产生科恩达附壁效应,气流改变方向,最终沿着一级出气口(6)的壁面吹出;第二级装置(2)包括二级进气口(7)、二级狭缝(8)、二级曲面(9)、二级出气口(10)和泄气腔(11),气体由二级进气口(7)进入二级狭缝(8),在二级曲面(9)处产生科恩达附壁效应,气流改变方向,并沿着二级出气口(10)的壁面,由泄气腔(11)排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8637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