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削减纳米材料对污水生物除磷脱氮系统不利影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3153.2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6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银广;郑雄;魏媛媛;苏应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58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削减纳米材料对污水除磷脱氮系统不利影响的方法。本发明主要通过将有机废物厌氧转化为含丙酸和蛋白质的溶液,采用发酵所得溶液调节待处理污水的碳源组成,实现污水除磷脱氮功能微生物结构的定向调控,从而大幅削减纳米材料对污水生物处理过程的不利影响。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削减效果显著等优点。在适合的工艺条件下,本方法可实现对纳米材料所导致的除磷和脱氮不利影响的削减率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削减 纳米 材料 污水 生物 磷脱氮 系统 不利 影响 方法 | ||
【主权项】:
用于削减纳米材料对污水生物除磷脱氮系统不利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有机废物厌氧发酵产生含丙酸和蛋白质的溶液;所述有机废物可以为厨余垃圾、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或者两者的混合物;控制厌氧发酵的温度为30‑50℃,溶液pH值为9.0‑11.0,厌氧发酵时间为2‑8天;(2)将发酵所得溶液加入待处理的含纳米材料的污水中;以COD计,控制加入发酵所得溶液后的污水中丙酸浓度大于10 mg/L,蛋白质浓度大于10 mg/L;(3)将污水进行生物除磷脱氮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9315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