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双向认证的光控门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5814.9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6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邓健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双向认证的光控门禁方法。建立一个带双向认证的光控门禁装置,包括:光控门禁锁和移动开锁终端。移动开锁终端向光控门禁锁发出信息,光控门禁锁信息认证移动开锁终端的合法性,确认合法后,光控门禁锁再向移动开锁终端发出信息;移动开锁终端再认证光控门禁锁发出信息的合法性;移动开锁终端确认光控门禁锁合法后,再向光控门禁锁发出开锁信息C;光控门禁锁确认开锁信息后,方开启门禁。移动开锁终端利用光来发送信息,光控门禁锁采用LED、液晶等方式显示信息,显示信息为条形码、二维码等图形符号,移动开锁终端用摄像头和扫描头扫描识别显示信息。本发明避免了任一方的信息和身份伪造,有较好的安全性、私密性、唯一性。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认证 光控 门禁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带双向认证的光控门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一、建立一个带双向认证的光控门禁装置,包括光控门禁锁和移动开锁终端;光控门禁锁包括:光接收模块、锁控制模块、受控模块、显示模块、通信与报警模块和电源模块;移动开锁终端包括:光发射模块、显示扫描模块和终端控制模块;锁控制模块与光接收模块、受控模块、显示模块、通信与报警模块和电源模块电连接;光控门禁锁用于:1、接收并验证移动开锁终端发送的相关信息;2、生成并显示应答认证信息;3、控制开启、关闭门禁;4、发送门禁工作状态和报警信息;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开锁终端的光发射模块发送的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电信号,再输出到锁控制模块;锁控制模块的功能包括四个:1、接收光接收模块的电信号,并根据接收的信号,验证移动开锁终端的身份信息和开锁信息等;2、控制显示模块显示相关应答和认证信息;3、控制受控模块开启、关闭门禁;4、向通信与报警模块发送报警信息,并接收通信与报警模块的反馈信息;受控模块用于控制门禁的开启和关闭;显示模块用于向移动开锁终端显示相关应答和认证信息;通信与报警模块,用于根据光控门禁锁的工作状态,发送相应的报警信息;电源模块,用于给光控门禁锁的各电功能模块供电;移动开锁终端的功能包括:1、通过光发射模块发送开锁的相关信息;2、解算显示扫描模块接收到的光控门禁锁显示模块所显示的相关应答和认证信息;光发射模块,用于发送移动开锁终端的身份信息和开锁的认证信息的光信号;显示扫描模块,用于扫描、接收光控门禁锁的显示模块所显示的相关应答和认证信息;终端控制模块,用于生成移动开锁终端的身份信息和开锁的认证信息的光信号,解算、处理显示扫描模块接收到的光控门禁锁显示模块显示的相关应答和认证信息;移动开锁终端利用光来发送信息,光控门禁锁采用发光二极管即LED和液晶方式显示信息,显示信息为条形码、二维码以及其他图形符号,移动开锁终端用摄像头和扫描头扫描识别显示信息;开锁过程需要有移动开锁终端和光控门禁锁之间的彼此认证,步骤关键在于:1、移动开锁终端向光控门禁锁发出信息A,光控门禁锁首先根据信息A,认证移动开锁终端的合法与否;2、光控门禁锁确认移动开锁终端合法后,再由光控门禁锁向移动开锁终端发出信息B;3、移动开锁终端再认证光控门禁锁的发出信息B的合法与否;4、移动开锁终端确认光控门禁锁合法后,再向光控门禁锁发出信息C;5、光控门禁锁确认认可信息C无误后,方才开启门禁;二、认证开锁的实施流程如下:步骤1:移动开锁终端向光控门禁锁发送一个请求码;步骤2:光控门禁锁接收到请求码后,验证移动开锁终端的身份;如果认证通过就进入步骤3,否则由通信与报警模块,发送报警信息,并保持锁具的关闭;步骤3:光控门禁锁根据认证信息,运算得到响应、应答信息;步骤4:光控门禁锁将响应、应答信息,通过显示模块显示出来;步骤5:移动开锁终端扫描光控门禁锁显示模块的响应信息,解算、认证光控门禁锁的身份以及其他信息,如果认证通过进入步骤6,否则提示认证失败,发出报警信息,并关闭移动开锁终端的开锁进程;步骤6:移动开锁终端根据认证结果,生成开锁信息,并向光控门禁锁发送开锁信息;步骤7:光控门禁锁接收到移动开锁终端的开锁信息,如果开锁信息验证无误,就控制受控模块开锁,否则由通信与报警模块,发送报警信息,并保持光控门禁锁的关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0581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有转动钩形刀的修枝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分段驱动的电流采样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