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孔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5815.1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5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赵鑫;刘刚;周添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1/10 | 分类号: | C01B31/1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方晓佳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孔活性炭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马铃薯薯渣通过物理活化过程,或者化学活化过程进行反应制备介孔活性炭。本发明方法制得的介孔活性炭表现出灰分低、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窄和安全无毒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介孔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马铃薯薯渣通过物理活化过程,或者化学活化过程进行反应制备介孔活性炭;所述的以马铃薯薯渣为原料采用物理活化过程制备介孔活性炭时操作工艺为:马铃薯薯渣在氮气或氩气气氛下,升温至400‑900 oC进行炭化反应0.5‑3h后,再通入水蒸气、空气、二氧化碳或烟道气活化剂在500‑1100 oC活化0.5‑4h,降温得到介孔活性炭; 或者,所述的以马铃薯薯渣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过程制备介孔活性炭时操作工艺:在氮气或氩气气氛下,以升温速率为1‑10oC/min升温速率将薯渣和活化剂的混合物升温至活化温度400‑1000 oC,活化0.5‑4h后,再经冷却、水洗和干燥后得到介孔活性炭;所述的活化剂可为硫酸、磷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或氯化锌; 或者,所述的以马铃薯薯渣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过程制备介孔活性炭时操作工艺:在氮气或氩气气氛下,以升温速率为1‑10 oC /min升温速率将薯渣和活化剂的混合物升温至200‑1000 oC进行第一次活化0.5‑4h;再次升温以升温速率为1‑10 oC /min至400‑1000 oC进行第二次活化0.5‑4h;最后经冷却、水洗和干燥后得到介孔活性炭;所述的活化剂可为硫酸、磷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或氯化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1581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