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酸银基复合可见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29154.8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9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飞;包杰;李扬;秦洁玲;李荣;樊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18 | 分类号: | B01J2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光催化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磷酸银基复合可见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氧化锌溶解在水中超声分散得到氧化锌分散液;将硝酸银溶于去离子水中,在磁力搅拌条件下滴加到上述氧化锌分散液中,得到混合溶液A;将配制好的氨水缓慢滴加到混合溶液A中,得到混合溶液B;搅拌一段时间后将磷酸盐溶液缓慢滴加到上述混合溶液B中,继续搅拌,产物抽滤后分别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多次后真空干燥,得到磷酸银立方体/氧化锌棒复合光催化材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原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可行、成本较低。所制备出的复合材料中磷酸银具有规则的立方体结构和尺寸,在可见光照射下对有机染料罗丹明B具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 复合 可见 光催化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磷酸银基复合可见光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材料由磷酸银和氧化锌两种材料复合而成,其中棒状的氧化锌纳米包裹在粒径为400‑600 nm的立方磷酸银颗粒表面;在200‑800nm的紫外可见光区具有较好的吸收,吸光度均超过0.4;所述催化材料在200‑800nm的紫外可见光激发下对有机染料罗丹明B具有高效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对浓度为25 mg/L 的罗丹明B溶液,在可见光照射20分钟后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超过80%,在可见光照射40分钟后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到9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2915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