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缝型、可卸式屋面变形缝及其构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0105.4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9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陈骁;张昫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D3/38 | 分类号: | E04D3/38;E04D13/16;E04B1/684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平缝型、可卸式屋面变形缝及其构造方法,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在变形缝两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内预埋圆钢,钢筋混凝土结构梁上设有角钢,角钢外侧设有混凝土挡坎,角钢上设有附加防水层;变形缝上方的两角钢之间设有可卸式橡胶止水带,可卸式橡胶止水带上设有钢板压条,钢板压条、可卸式橡胶止水带、角钢通过螺母与圆钢一端的螺纹旋接紧固连接;屋面防水层上设有屋面保温层、找平层、屋面刚性保护层;两角钢之间设有变形缝保温层,屋面刚性保护层之间设有盖板,盖板与屋面刚性保护层之间设有缝隙,缝隙内设有柔性板条,柔性板条上部满嵌密封胶。本发明满足抗震缝、伸缩缝、沉降缝等各种变形缝设置要求,强度高、耐磨性能好、维修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缝型 可卸式 屋面 变形缝 及其 构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平缝型、可卸式屋面变形缝,其特征是,在所述变形缝(1)两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梁(2)内每隔300‑500mm预埋一根圆钢(3),所述圆钢一端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内钢筋绑扎固定,另一端设有螺纹并高出钢筋混凝土结构梁表面;变形缝两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梁上分别设有角钢(4),两角钢内侧相对,角钢一侧边缘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梁边缘对齐,角钢与预埋圆钢对应位置上设有固定孔,圆钢穿过固定孔与角钢点焊连接;所述两角钢外侧分别设有直角梯形混凝土挡坎(5),混凝土挡坎的直角边与角钢外侧面紧贴;所述两角钢上设有防水卷材制成的附加防水层(6),附加防水层在变形缝上跨缝铺设并铺贴至变形缝两侧,其在变形缝内呈U形;变形缝两侧的屋面防水层(8)分别延伸至混凝土挡坎(5)上部,附加防水层与屋面防水层间有足够交错搭接宽度并粘贴牢固;所述变形缝上方的两角钢之间设有可卸式橡胶止水带(11),可卸式橡胶止水带置于附加防水层(6)上;所述可卸式橡胶止水带上设有800‑1500mm长的钢板压条(12),钢板压条在变形缝两侧连续设置,其与预埋圆钢设有螺纹的一端对应位置上设有安装孔,钢板压条、可卸式橡胶止水带、角钢通过螺母(13)与圆钢一端的螺纹旋接紧固连接;变形缝两侧的屋面防水层(8)上设有屋面保温层(9)、找平层(20)、60‑1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刚性保护层(10),屋面刚性保护层(10)浇筑至混凝土挡坎上方;所述变形缝上方两角钢之间、可卸式橡胶止水带上设有变形缝保温层(18),在变形缝两侧的屋面刚性保护层之间设有盖板(14),盖板两端分别置于混凝土挡坎上方,盖板与变形缝两侧的屋面刚性保护层之间分别设有15‑25mm宽的缝隙,缝隙内设有柔性板条(15),柔性板条上部至变形缝表面满嵌密封胶(1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4010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