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孔硅非标记实时在线检测霍乱毒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6443.9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8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林;李玮;徐坤;曹斌;孙越;徐杰;蒋云坤;郑铁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45 | 分类号: | G01N21/45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1009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孔硅非标记实时在线检测霍乱毒素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多孔硅为传感基底,在多孔硅表面修饰疏水基团后,通过疏水性相互作用固定脂质体和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当样品中含有霍乱毒素时,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特异的结合毒素分子,利用多孔硅的反射干涉光谱,经过傅里叶红外转化后,实时非标记检测多孔硅有效薄膜的厚度变化,对霍乱毒素进行定量和定性检测。该方法可以对霍乱毒素实时在线检测,最低检测限为1nM,该传感基底可以重复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孔 标记 实时 在线 检测 霍乱 毒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多孔硅非标记实时在线检测霍乱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利用多孔硅为传感基底,在多孔硅表面修饰疏水基团后,通过疏水性相互作用固定脂质体和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形成恒定光学厚度的多孔硅薄膜;加入样品后对多孔硅薄膜的光学厚度进行监控,根据薄膜的光学厚度是否发生红移以及红移的量对样品中的霍乱毒素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该方法用于非诊断目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4644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