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6788.4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6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闵小波;柴立元;彭聪;唐崇俭;李青竹;杨卫春;陈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袁靖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属于环境工程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处理方法包括利用MAP法,通过三级沉淀的方式去除废水中氨氮,并得到沉淀物MgNH4PO4、Mg3(PO4)2,加入片碱混合,于120-130℃条件下热解脱氨,沉淀物中MgNH4PO4转化为MgHPO4,释放的氨气用清水吸收;将脱氨后的固体产物(主要成分为MgHPO4、Mg3(PO4)2)酸溶后返回至氨氮废水处理过程中;按照同样的方式可以进行多次循环,循环一定次数后,按比例n(NH3-N):(Na2HPO4)=1:0.15对磷进行补充,以保证氨氮去除效果。该方法以磷、镁源的循环利用为特点,不但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而且可以大大节省药剂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MAP法,通过三级沉淀的方式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将第三级沉淀池的上清液通入除磷沉淀池中除磷;2)收集处理两份废水后的沉淀物与片碱混合加热脱氨,将脱氨后的固体产物仅返回第三级沉淀反应池中循环使用处理新的废水,一、二级池中不再添加新的镁源和磷源,直到处理后的废水中氨氮含量达到13mg/L时完成一次大循环;3)然后将第三级沉淀反应池中固体产物的粉末进行酸溶解,并补充磷源,将其返回使用,并重复操作步骤1)和2),进入下一新的大循环,不断往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4678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