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池塘异位生态水处理设施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1523.3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1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国;顾兆俊;徐皓;朱浩;吴宗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李明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池塘异位生态水处理设施,在长条形的养殖池塘内,沿其长度方向布置一道“T”字形的隔水墙,将养殖池塘分割为吃食性鱼类养殖区和滤食性鱼类养殖区,两区之间通过捕鱼闸门和进水闸门、集污管和曝气管连通,在吃食性鱼类养殖区靠近捕鱼闸门的一端池底上开设锥形的集污坑作为鱼类的吃食和排泄区。本发明将池塘中不同生态位的鱼类分开饲养,将吃食性鱼类产生的粪便残饵等集中并通过气提水流输入到滤食性鱼类养殖区,在滤食鱼类养殖区得到鱼类再食、净化、分解或被藻类吸收等,既保障了吃食鱼类养殖区的良好水质要求,有利于吃食鱼类生长,又将吃食鱼类产生的粪便残饵养殖了滤食性鱼类,提高了池塘养殖的生态效果,减少了养殖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池塘 生态 水处理 设施 | ||
【主权项】:
一种池塘异位生态水处理设施,其特征在于:在长条形的养殖池塘内,沿其长度方向布置一道“T”字形的隔水墙(3),隔水墙(3)的横墙段与两侧塘埂(16)相连,将养殖池塘分割为水表面积之比为15%:85%~25%:75%的吃食性鱼类养殖区(2)和滤食性鱼类养殖区(1),竖墙段位于吃食性鱼类养殖区(2)内,其尾端与塘埂(16)留有一段间距,将该养殖区域分隔为“U”字形的养殖区;在横墙段上,分别开设捕鱼闸门(5)和进水闸门(4)、将吃食性鱼类养殖区(2)的两端分别与滤食性鱼类养殖区(1)连通,两闸门上分别安装活动的闸板,捕鱼闸门(5)的闸板低于水面,进水闸门(4)的闸板高于池底,闸板外侧均装有拦鱼网,在捕鱼闸门(5)位于吃食性鱼类养殖区(2)和滤食性鱼类养殖区(1)的两侧开口上分别配置用于安装活动捕鱼网箱的插槽;在吃食性鱼类养殖区(2)靠近捕鱼闸门(5)的一端池底上开设锥形的集污坑(6),集污坑(6)开口面积为吃食性鱼类养殖区(2)水表面积的10%~15%,在集污坑(6)上方水面处配置一个涌浪集污机(8),涌浪集污机(8)下方的集污坑(6)底部开设集污井(17),集污井(17)井口上配置拦鱼格栅,在集污坑(6)上方的塘埂(16)上配置气力投饲机(9),安装在塘埂(16)上的涡轮风机(10)为气力投饲机(9)提供压缩空气,输污管(12)覆埋在池底,一端伸入吃食性鱼类养殖区(2)内与集污井(17)底连通,一端伸入滤食性鱼类养殖区(1)内,与竖直布置在该区域内的曝气管(11)下端连通,曝气管(11)上端伸出水面上方,输气软管(18)一端从曝气管(11)上端伸入输污管(12)内,端部配置曝气器(13),曝气器(13)悬挂在水面下方,另一端与涡轮风机(10)相连,由涡轮风机(10)为曝气管(11)供应压缩空气,在吃食性鱼类养殖区(2)“U”字形底边的上层养殖水体中,布置水车增氧机(7),水车增氧机(7)的水流输送方向为将吃食性鱼类养殖区(2)的水体由进水闸门(4)一端朝向捕鱼闸门(5)一端推动的方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5152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