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三维复合流场的整体叶盘型面电解加工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3440.8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1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嘉;万龙凯;徐正扬;朱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3/00 | 分类号: | B23H3/00;B23H9/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维复合流场的整体叶盘型面电解加工装置及方法,属于电解加工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稳流单元、叶盆阴极杆(2)、叶背阴极杆(5)、叶盆阴极(7)、叶背阴极(9)、密封装置;由稳流单元与密封装置将叶盆阴极(7)、叶背阴极(9)、整体叶盘工件(1)密封,形成三维复合电解液流动方式;叶盆阴极(7)、叶背阴极(9)采用交叉式接触方式,并且对加工区阴极形状进行优化设计;密封装置采用压弹性块(29)的方式,实现对在进给过程中整体叶盘工件(1)密封,同时在整体叶盘工件(1)非加工叶片间通道填充填充块(28),保护非加工面。本发明的三维复合流场可有效提高加工区(24)流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为整体叶盘稳定加工奠定了技术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三维 复合 整体 叶盘型面 电解 加工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三维复合流场的整体叶盘型面电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解加工装置包括稳流单元、叶盆阴极杆(2)、叶背阴极杆(5)、叶盆阴极(7)、叶背阴极(9);上述该稳流单元由至少两部分拼合而成,稳流单元中间具有加工腔(8),该稳流单元设置有相向布置的叶盆阴极杆通道(10)和叶背阴极杆通道(15),还设置有阳极通道(16);上述叶盆阴极杆通道(10)、叶背阴极杆通道(15)、阳极通道(16)均分别使加工腔与外界相通;上述叶盆阴极杆(2)的端部通过叶盆阴极杆通道(10)伸入加工腔(8),叶背阴极杆(5)的端部通过叶背阴极杆通道(15)伸入加工腔(8);上述叶盆阴极(2)和叶背阴极(5)分别安装于叶盆阴极杆的端部和叶背阴极杆的端部;上述叶盆阴极(2)包括叶盆阴极固定段(17)和叶盆阴极加工段(18);上述叶背阴极(5)包括叶背阴极固定段(22)和叶背阴极加工段(21);上述叶盆阴极固定段(17)和叶盆阴极加工段(18)的结合处设置有叶盆挡块(19),上述叶背阴极固定段(22)和叶背阴极加工段(21)的结合处设置有叶背挡块(20),叶盆挡块(19)和叶背挡块(20)相配合形成交叉组合挡板结构;上述的稳流单元上设置有与加工腔相通的进气边进液流道(14)、叶盆进液流道(11)、叶背进液流道(12)、排气边出液流道(13);上述进气边进液流道(14)与加工腔(8)相交的口位于叶片毛坯进气边上方,排气边出液流道(13)与加工腔(8)相交的口位于叶片毛坯排气边下方;叶盆进液流道(11)位于叶盆阴极固定段(17)外侧;叶背进液流道(12)位于叶背阴极固定段(22)外侧;该电解加工装置还包括位于整体叶盘上下端面外侧的一对端面密封压板(25)、以及位于叶盘圆周加工区左侧面与右侧面外侧的一对侧面密封压板(26);端面密封压板(25)与毛坯之间,侧面密封压板(26)与毛坯之间均设置有弹性块(29);同时叶片毛坯(27)两侧的叶间通道中设置有填充块(2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5344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