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u-Zn-In-S量子点发光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1081.0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9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向卫东;骆乐;谢翠屏;王京;杨海龙;梁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2 | 分类号: | C09K11/6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俞慧 |
地址: | 32503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Zn-In-S量子点发光薄膜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氯化亚铜、氯化铟、锌盐、盖帽剂、表面包覆剂加入到非极性高沸点有机溶剂中得到Cu、In、Zn混合前体溶液,在氮气或惰性气体气氛中搅拌加热形成澄清透明溶液;(2)将硫的油胺溶液加入到步骤(1)获得的澄清透明溶液中,加热反应制备得到Cu-Zn-In-S量子点溶液;(3)分离得到Cu-Zn-In-S量子点;(4)将制得的Cu-Zn-In-S量子点与LED灌封胶的A组分混合;(5)将LED灌封胶的B组分与步骤(4)中得到的混合物均匀混合,去除气泡,再将产物涂覆在玻璃基片上,室温固化得到Cu-Zn-In-S量子点发光薄膜。本发明制得的Cu-Zn-In-S量子点发光薄膜荧光光谱可调,兼具Cu-Zn-In-S量子点优异的荧光性能及有机硅AB胶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u zn in 量子 发光 薄膜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Cu‑Zn‑In‑S量子点发光薄膜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氯化亚铜、氯化铟、锌盐和盖帽剂、表面包覆剂加入到装有非极性高沸点有机溶剂的反应容器中得到Cu、In、Zn混合前体溶液,通入氮气或惰性气体排除反应容器中的空气,搅拌下将Cu、In、Zn混合前体溶液从室温加热至170~200℃,直至形成澄清透明溶液;所述的Cu、In、Zn混合前体溶液中Cu+浓度为0.002~0.02M,表面包覆剂浓度为0.02~0.075M,盖帽剂浓度为0.1~0.5M,Cu+和Zn2+、In2+的投料摩尔比为1:4~21:1~11;(2)将硫的油胺溶液加入到步骤(1)获得的澄清透明溶液中,使S与Cu+的投料摩尔比为4~42:1,调整温度至150~220℃,维持该温度,使反应进行30~120min,制备得到Cu‑Zn‑In‑S量子点溶液;(3)将Cu‑Zn‑In‑S量子点溶液自然冷却至室温,加入极性溶剂,离心纯化得到Cu‑Zn‑In‑S量子点;(4)将制得的Cu‑Zn‑In‑S量子点与LED灌封胶的A组分混合,68~90℃下加热0.5~1h,得到混合物;(5)将LED灌封胶的B组分与步骤(4)中得到的混合物均匀混合,去除气泡,再将混合均匀的产物涂覆在玻璃基片上,在室温下固化19~29h,得到Cu‑Zn‑In‑S量子点发光薄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6108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合金铝与热锻压覆底不粘锅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移动升降摇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