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镜片后顶焦度的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4673.8 | 申请日: | 2013-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2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刘文丽;洪宝玉;高明亮;朱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1 | 代理人: | 李云鹏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镜片后顶焦度的测量方法,包括光源,目标分划板,准直物镜,望远镜,将光源照射的目标分划板用准直物镜产生无限远目标,将被测镜片置于准直物镜和望远物镜之间,调节像方分划板,使在望远镜中获得目标分划板清晰的像,根据公式计算得出后顶焦度Φ。本发明在原理上测量的是后顶焦度,不存在近似。通过增加准直物镜的方法将目标置于无限远,使得仪器测量装置缩小,可以实现一体化,这不仅使得仪器占用空间较小,且有利于日常的维护,检测和校准。由于望远物镜的焦距足够长,使得测量精度大幅度提高。顶焦度与像方分划板移动的距离是线性关系。使得测量装置相同的测量精度需要的移动距离更短。长度测量可采用机械刻尺测量,降低仪器的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镜片 后顶焦度 测量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镜片后顶焦度的测量方法,包括光源,目标分划板,准直物镜,望远镜,还包括如下步骤:1)将光源照射的目标分划板用准直物镜产生无限远目标;2)将被测镜片置于准直物镜和望远物镜之间;3)调节像方分划板,使在望远镜中获得目标分划板清晰的像,测得像方分划板的移动距离z;4)根据公式计算得出后顶焦度Φ与z的关系式:Φ=1lf′=zf′2+xz]]>其中,z为望远镜像方分划板的移动距离;f′为望远物镜的焦距;x为镜片后顶点相对望远物镜前焦面的偏离,得到镜片的后顶焦度值;5)选择一组目标分划板的图案,通过望远镜观测,使被测镜片的主子午线与目标分划板上的图案对齐,并记录望远镜的调焦刻度记为S1;6)再选择另外一组与测量S1相垂直的图案,重新调焦望远镜,直到清晰的看到该图案的像,此时望远镜的调焦刻度记为S2;7)被测镜片的球镜度为:S=S1+S22]]>式中:S——球镜度;S1——第一次测量结果S2——第二次测量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6467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